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决裂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的主要原因是论文署名顺序和诺贝尔奖领奖顺序

外贸商老贾啊 2025-10-19 17:50:31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决裂

杨振宁和李政道决裂的主要原因是论文署名顺序和诺贝尔奖领奖顺序的争议:

1、论文署名争议两人合作发表多篇重要论文,按国际惯例,署名顺序通常按姓氏字母排序。但在1951年合作的两篇论文中,杨振宁以自己年长为由,要求将自己名字排在首位,李政道虽勉强同意,但认为此举有违学术惯例,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2、诺贝尔奖领奖顺序争议1957年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按惯例李政道名字在前,但杨振宁提出按年龄顺序领奖,经其夫人劝说,李政道勉强同意。这一事件虽未直接导致决裂,但让李政道心生不满。翁帆发文纪念杨振宁

3、《纽约客》文章引发的冲突1962年,《纽约客》杂志发表文章《宇称问题侧记》,描述两人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过程。杨振宁认为文章未明确区分两人的贡献,且将李政道的名字置于首位,认为有失公平。他要求修改署名顺序或添加注释,李政道则认为此举过于计较,最终双方决定暂停合作,关系彻底决裂。

0 阅读:17056

评论列表

用户48xxx26

用户48xxx26

51
2025-10-19 23:50

李政道[点赞]

吉祥汪汪

吉祥汪汪

23
2025-10-19 23:25

向杨老致敬!愿一路走好🙏🙏🙏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19
2025-10-19 21:29

中国人也有世界级的科学大咖,致敬![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如烟

如烟

18
2025-10-20 08:19

论文署名不是按贡献大小排名吗?怎么成了姓氏顺序?

真实世界研究 回复 10-20 14:02
因为此博主在这里大放厥词。只有著作书籍著作才按姓氏排序,从未听说论文按姓氏排序。

如烟 回复 10-20 12:46
那不也是有个贡献大小为前提吗?

专利权

专利权

13
2025-10-20 09:41

杨开始是搭船客,李的数学论证不如杨,请教杨,反被船客占主。

用户11xxx69 回复 10-20 13:05
说的你真懂似的

东风 回复 10-20 11:54
还是物理部分俩人共同的贡献

用户19xxx42

用户19xxx42

10
2025-10-20 11:41

真实情况不知啥样,但从文章来看,感觉就是杨强势,违背国际惯例,只能利己,而李一次次妥协,感觉憋屈,爆发至决裂

顺aiq子 回复 10-20 14:28
这你也信…国人的智商也是无语了…

zhan 回复 顺aiq子 10-20 14:43
这是真实存在的事,学物理的人大半知道。你不懂就别瞎咋呼

环衬

环衬

8
2025-10-20 09:39

什么乱七八糟的,论文哪有按首字母顺序的,如果这样,那以后想靠前,直接叫aaaa吧,是否还分大小写?

道友

道友

7
2025-10-20 11:45

俩人功劳差不多,李先发现部分粒子宇称不守恒现象,不敢冒然下结论,带着研究成果去找杨,杨研究了李的发现和论证过程,对李的研究予以肯定,并建议李将模型扩展到其他粒子,看看是特例,还是普遍规律?李由此受到启发,最终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俩人后来因为署名、领奖问题及各自学生争论此项发现功劳高低而决裂,成为物理学史上又一个遗憾。

Steven 回复 10-20 12:26
当时杨的岳父等都在大陆,受到很大冲击,急需自己出面解决,所以更想在首位救他们。杨是有大格局的人,论不守恒可能李功劳更大,杨的贡献不是这个

zhan 回复 10-20 14:49
你这个说法不成立。 因为只要有一个孤例不遵守宇称守恒,就足以推翻宇称守恒定律。这个成果就已经达成了。无需再找更多例子来证明。 如果事实如你所述,杨振宁的工作完全就是多余的。

奶妈

奶妈

5
2025-10-20 10:21

这种两人间的矛盾,外人难明白啊

蔚蓝天空月光如水

蔚蓝天空月光如水

4
2025-10-20 08:03

明显杨更牛逼一些。

用户10xxx18 回复 10-20 11:46
杨有战略思维。不然如果不合作,李发现一点点就发表出去了,后续更多更大的工作和贡献就成了别人的了。

情熵 回复 用户10xxx18 10-20 12:25
是的,杨的能力更强,李有实力,但发现宇称不守恒,相比杨靠实力来说,李靠灵感多一些。

用户98xxx63

用户98xxx63

3
2025-10-20 07:06

论文署名肯定是按贡献大小排名啊!哪来的按姓氏排名?

东风 回复 10-20 13:35
李政道都没说,你说,你是干啥地,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干啥的吗?

天星 回复 10-20 14:45
你可真能扯淡

武刀弄文

武刀弄文

3
2025-10-20 12:51

听说是李提出了这个构思而由杨去研究实现了,应该是两个人合作才有的成果,只是最后一方认为自己贡献更大。

Phil Collins

Phil Collins

2
2025-10-20 12:22

李政道一辈子靠宇称不守恒吃饭,然而宇称不守恒只是杨振宁众多宴席中的一次。

用户12xxx30 回复 10-20 13:56
就事论事,不扯别的,也不要把水搞混,这个理论李的贡献大

天星 回复 用户12xxx30 10-20 14:47
发现一种现象到形成一种理论到底谁更强?

太极罗宾汉

太极罗宾汉

2
2025-10-20 12:09

一个对国家共同途,一个用显微镜找母国的茬,高矮立分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2
2025-10-20 13:51

肯定看贡献 能力排名

戈戈住金边

戈戈住金边

2
2025-10-20 13:24

论文署名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谁主张合作的,谁主笔的及问题的第一发现者,他的署名就应该在前。

卫可孤

卫可孤

1
2025-10-20 08:34

我发现了特定环境动量不守恒是不是也能拿个奖

抱紧你的松子 回复 10-20 12:45
那你就是中国的牛炖。中国的爱阴思躺。

yangmanzhong110 回复 10-20 12:34
动量不守恒?那就得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的有效性了,换句话说,你是给物理学大厦偷挖了地下室……倒塌已成定局

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

1
2025-10-20 10:35

这段公案很复杂,总体感觉李有点争功,但对外表现又显得大气些。

雨的印记

雨的印记

1
2025-10-20 12:44

胡说八道,他们告诉你的?

浩然正气 回复 10-20 13:28
传记里写了,你不看书

矮子

矮子

1
2025-10-20 14:15

带节奏挂全家

又是秋风

又是秋风

1
2025-10-20 12:32

你这123有什么区别?话都讲不利索,初中语文水平都没有有什么资格评论学界巨擘?

感性vs理性

感性vs理性

1
2025-10-20 13:44

咱不管对错,只认谁更亲中

用户16xxx91

用户16xxx91

1
2025-10-20 12:17

其实贡献肯定有大小,必须区分好,就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猜你喜欢

外贸商老贾啊

外贸商老贾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