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像踩在时代的过渡线上长大:小时候守着黑白电视等《西游记》,长大捧着智能手机办公;婚前挤公交租房也觉得自在,婚后却会因为父母的体检报告失眠,因为孩子的作业熬到深夜——不知不觉就活成了“承上启下”的角色,一边扛着上一辈的期盼,一边护着下一辈的成长。 前阵子陪父亲去医院复查,看着他攥着病历本的手微微发颤,突然想起小时候他骑自行车送我上学的模样:那时他后背挺直,我坐在后座抱着他的腰,觉得天塌下来有他扛。可现在,换我帮他核对检查项目,帮他跟医生确认用药剂量,才惊觉“依赖”早已悄悄换了方向。 而面对孩子,又总想起自己的童年。我们80后小时候,放学能在外面疯玩到天黑,父母一句“回家吃饭”就是集结号;现在却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操心他的兴趣班,怕他输在起跑线上,又怕他丢了我们当年的快乐。有次孩子问我“爸爸小时候也要写这么多作业吗”,我竟一时语塞——我们既想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又想留住自己童年里那份纯粹,这种纠结,大概只有80后父母最懂。 至于自己,早就没了年轻时“要闯遍天下”的冲动。以前换工作说走就走,现在会先算家里的房贷和开支;以前跟朋友聚会能聊到半夜,现在会提前说“得早点回家,孩子明天要上学”。不是没了梦想,只是明白了“责任”两个字的重量——它不是束缚,是让我们在风雨里更稳的底气。 偶尔也会在深夜里独处,泡一杯热茶,看着窗外的灯火发呆。会怀念小时候的蝉鸣和冰棍,也会感慨现在的日子虽忙却踏实。其实80后的人生,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而是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把“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过成不慌不忙的安稳;是在时代的变化里,既守得住回忆,也扛得起未来。
谁能想到,当年在春晚舞台上意气风发的朱军老师,现在会变成这样?最近有人晒出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