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3日成都的小米汽车因起火、车门打不开,年仅31岁的驾驶员不幸遇难,17日,武汉一辆小米SU7在正常驾驶中,突然失控,先撞倒路中间护栏,冲入对向车道,与一辆货拉拉面包车发生碰撞,导致SU7左前轮车轴断裂,车辆损失严重,轮胎被甩出约10米远。同样在17日,江西一辆小米SU7行驶中大屏显示车道车辆偏移,客服回应“不止小米一家”,让车主自己克服。 成都那起事故的现场画面触目惊心,车辆碰撞后迅速燃起大火,救援的市民发现车门无论如何都打不开,四个人轮流用灭火器喷、徒手砸窗都无济于事,不到三分钟整车就被大火吞噬。这已经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出现碰撞后车门锁死的情况了,半年前安徽铜陵高速上那起致3人死亡的事故,同样伴随着车辆起火和救援困难。接连发生的悲剧让人不得不问,为什么小米汽车的事故总伴随着如此严重的后果? 仔细看看小米的造车节奏,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别的车企花五六年打磨一款车,小米从宣布造车到两款车上市,时间压缩得特别短。汽车是关乎人命的交通工具,研发周期缩水,最容易被牺牲的往往就是需要长时间验证的安全环节。虽然小米SU7在权威碰撞测试中拿过五星好评,但实验室里的理想场景和真实世界的极端情况差别很大。九月份小米召回了11.7万辆SU7标准版,原因就是其L2辅助驾驶在极端场景下识别和处置能力不足。这已经是上市一年多来的第二次召回了,累计召回车辆接近保有量的一半,这个比例高得有点吓人。 小米的营销方式也在无形中埋下了隐患。品牌长期宣传“速度是一种信仰”,SU7强劲的零百加速性能吸引了不少追求驾驶激情的年轻用户。但性能强悍是一把双刃剑,一些车主可能在公开道路上尝试极限操作,而辅助驾驶系统对静态障碍物识别能力有限、留给驾驶员接管的时间又短,几个因素叠加,大大提升了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强大的品牌流量光环瞬间变成舆论反噬的放大器。 说到底,造车这门功课,最不能缺的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心。不能把电子产品那套“快速迭代、边跑边改”的逻辑直接套用在汽车上。政策层面已经行动起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准备建立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对于小米这样的新势力,短期销量增长固然好看,但安全这道必答题,才是真正决定能走多远的基石。小米汽车SU7 su7小米汽车 su7小米事故 小米车车祸 小米汽车出事故 小米事故 小米失火事故 小米车爆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法国媒体最近觉得中国这些是不可思议的,《世界报》专门刊文说:“如今的整个中国,都
【79评论】【43点赞】
用户10xxx77
垃圾小米,误国害民
心悦天蓝
小编收到了多少黑心钱啊?[点踩]
用户10xxx71 回复 10-20 18:50
人家说事实也被智商粉喷成收黑心钱。真的不知道米粉智商下限在哪里?16.8亿种驾驶模式也羞辱不了这群智障!还是经过百万网友测试认证的!👎👎
用户13xxx17
主要是小米赛车级的速度不好控制😁
用户16xxx26
这下,还能甩锅有人偷走了小电瓶吗
bigapplepie
没关系的,再过五年小米也是老车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