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见效:首艘美国船只被罚446万元,航运公司想方设法规避损失” 话说中

运赛过去 2025-10-18 23:51:01

“中方反制见效:首艘美国船只被罚446万元,航运公司想方设法规避损失” 话说中美贸易摩擦这几年没消停过,这次又闹到航运领域来了。美国那边先下手为强,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务费,理由是维护国家安全啥的,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造船业下狠手。中国这边也没惯着,10月14日正式启动对美船舶的特别港务费征收。这不是小打小闹,第一单就砸在美国美森航运公司头上,他们的“曼努凯”号集装箱货轮在宁波港被收了446万元人民币。这笔钱不是随便开的,每净吨400元,船的净吨位1.12万吨,算下来就这么多。减免部分只扣了2万元,基本没啥水分。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美国最近搞了个301调查,瞄准中国造船和港口设备产业,计划对龙门起重机之类的征收高达150%的额外关税,对部分起重机直接100%。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想卡中国船舶进入美国港口,逼着美国船厂重振雄风。可中国造船业全球第一,订单堆积如山,美国那边船厂早空心化了,产能不足,成本高企,哪那么容易翻盘。中国商务部直接回怼,说这是正当防卫,根据国际海运条例,决定对涉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适用范围广,美国拥有、运营、持有25%以上股权、美国建造或挂美国旗的船,全都中招。从10月14日开始,每次靠泊中国港口,按净吨位收费,起步400元一吨,以后每年递增,到2028年涨到1120元一吨。中国造的美国船豁免,这点挺讲究,体现了公平原则。 “曼努凯”号这艘船运气背,13日刚到宁波,第二天政策就落地。船舶追踪数据清清楚楚,它卸货完事儿,缴费走人,直奔上海。宁波港和政府部门还没正式确认,但业内人士一看吨位和停泊时间,就知道这是头一遭。美森航运是美国本土老牌子,主营太平洋航线,员工4000多人,资产超5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马修·J·考克斯掌舵十几年,本来日子过得稳当,这次突然多出这么大一笔开支,够呛。446万元人民币,换成美元约63万美元,对一艘万吨级货轮来说,不是天文数字,但积少成多,全年航线下来,成本得翻倍。尤其是像美森这样的公司,船队多达几十艘,频繁往返中美之间,这费一收,利润直接被啃掉一块。 航运公司反应快得很,美森第一时间调整策略。总部开会,盯着卫星地图,把直达中国大陆的航线改道韩国釜山或日本横滨中转。延误一周是小事儿,总比多掏腰包强。其他巨头也跟着动,马士基集团直接砍掉宁波停靠,转去釜山卸货,那边码头忙活起来,集装箱转运量直线上升。赫伯罗特公司董事会动作更大,两名董事10月13日就递辞呈,重组股权结构,降低美国关联度,免得被政策盯上。太平洋盆地航运的非执行董事张日奇也同日走人,文件签字传阅,目的就是瘦身避险。东南亚路径成了热门,船队绕道新加坡或越南,航程拉长,但费用省下来几百万。业内估计,全美船队3120艘可能受波及,短期内融资租赁和新造船订单得凉凉,船东们掂量着投资风险,不敢轻易下水。 这反制不光砸在美国公司头上,还牵动全球链条。美国邮轮业也中枪,一艘计划挂靠上海的邮轮直接取消行程,拒交1167万元港费。原因是船太大,净吨3万多吨,算下来费用上千万美元。邮轮公司算笔账,绕道日本或韩国,乘客体验差点,但账面好看多了。中国这边强调,香港继续当自由港,不收这费,保持中立。台湾地区那边呢,他们防务部低调观望,没啥大动作,毕竟航运摩擦不直接碰军事红线,但供应链一乱,岛内企业也得跟着捏把汗。 这事儿没那么快平息。美国特朗普政府表面镇定,私下估计头疼。他们的港务费从10月14日也同步启动,对中国船每净吨收200美元起步,2028年涨到500美元。可中国船队全球最多,订单源源不断,美国港口一收费,货物流通就卡壳,自家企业先叫苦。专家分析,中方这招杀伤力大,因为美国船少,依赖中国港口多。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中国专家直言,这对美预期打击强,航运成本一高,美国出口竞争力直线下滑。信德海事网报告指出,政策时间点卡在中美博弈升级期,全球产业链重塑加速,韩国造船业都慌了。本来想联手美国抗中,现在反制一出,订单可能外流。 从大格局看,这波互征港费是中美全面对抗的缩影。中国基于实力转变,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对等,航运、半导体、军事领域全线硬刚。美国制造业空心化,GDP统计还水分大,单边打压行不通。全球贸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抗没赢家。唯有回归对等尊重,按规则玩,大家日子才好过。中国这反制见效快,第一单就让美森尝到苦头,航运公司四处钻空子,说明政策戳到痛处。长远来说,这推动航线多样化,太平洋贸易虽曲折,但总有路走。话说回来,美国要是继续加码,中国还有后手,造船优势摆那儿,耐心比着耗,谁也别想轻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