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改口了 没想到,美国转变的如此之快! 当地时间10月17日,特朗普接受采访时承认:100%关税不可持续,并强调关税措施只是暂时的,依然希望能够和中国重新开启谈判。 并且他表示:希望能在10月下旬韩国APEC峰会期间和中国会面。 为什么美国又变了? 哪是什么突然转性,分明是关税的苦果自己尝够了,扛不住了才松的口。之前喊着要加征100%关税的架势有多凶,现在承认“不可持续”的样子就有多现实。所谓的贸易强硬,说到底就是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 最直接的压力来自国内的钱包。美国税务基金会早算过账,加征关税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得多花上千美元,2026年更是要涨到1600美元。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进口商先扛下关税成本,转头就把涨价的担子丢给消费者,从超市里的日用品到企业用的零部件,样样都在涨。老百姓怨声载道,连美联储都头疼——新一轮关税可能把核心通胀率再推高75个基点,刚压下去的物价又要反弹,这种反噬谁顶得住? 企业的反对声浪更是快掀翻屋顶。数百家公司、行业协会提交了上千份反对意见,直言关税会扰乱供应链、砸掉饭碗。有小企业主说得实在,自家生产用的电机设备除了中国根本买不到替代品,加税就是断自己的活路。连美国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都戳破真相:关税护不住衰退的行业,反而会加速衰败。之前2018年关税导致20万个岗位流失的教训还没忘,现在再硬来,企业怕是要直接罢工。 更打脸的是“让外国埋单”的谎言彻底破了产。学术研究早就证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90%以上都由美国自己人承担。穆迪公司更精准,说这个比例是92%。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加税,还喊着在制裁别人,这种自欺欺人的戏码,市场早就看腻了。 国际上的压力也不小。IMF早就警告,美国加税会危及全球经济增长,让经济一体化的好处付诸东流。而且中美经贸关系早就是“压舱石”,半导体、关键矿产这些领域美国根本绕不开中国,真把关系搞僵,美国的能源转型、科技发展都得卡壳。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善意的转变,而是“关税政治”玩脱了的无奈之举。之前拿关税当政治筹码,现在通胀压不住、企业要造反、国际形象受损,只能急着找台阶下。APEC峰会不过是个契机,真正的动因,是美国自己的经济账本已经算不下去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别的都先放下不谈了,特朗普现在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中国:拒绝最近,特朗普又出
【28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