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干部选拔的话题就头大! 现在不少地方选拔干部,35岁成了“硬杠杠”,干部年轻化越来越受重视,可有人夸它能给队伍添活力,有人却担心“年纪轻轻扛不起事”,到底是好是坏? 其实这事不能一刀切说好坏。就像中组部一直强调“优化干部年龄结构”,年轻干部确实有优势:他们懂大数据、会用新媒体,去年某地乡村振兴工作队里,30岁左右的干部占比超40%,硬是靠直播带货帮村民卖了上百万斤农产品,比老办法效率高太多,还能提前储备人才,避免队伍断层。 但问题也不能忽视,有些地方为了“凑年轻数字”,把没怎么在基层待过的年轻干部直接推到重要岗位,遇到村民闹矛盾、企业纠纷时,往往慌了阵脚。所以关键不在“年轻”,而在“科学年轻化”——不唯年龄看能力,还得让年轻干部先去乡镇、社区挂职1年以上,跟着老书记学经验。 说到底,大家争论“好坏”,本质是盼着干部队伍既有冲劲又靠得住,只要不搞“一刀切”,把“年轻活力”和“经验沉淀”结合好,干部年轻化才能真正帮上忙。
郑主席可以准备胜选演讲了。这次获胜,李永萍也说了,证明国民党党员有很强的自主性
【10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