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产量全球第一,汽车销量也是数一数二,可一到关键技术,还是被人卡着脖子。有人说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这些问题老生常谈了,真要细数,被卡的技术多得像一锅乱粥。2018年,中兴事件一闹,35项关键技术靠进口的名单刷屏,网友们才真切感受到“卡脖子”不只是嘴上说说。 这事儿得往深里看。咱们能造手机整车,可里头最值钱的芯片、软件还是别人的。就像盖房子,咱们负责砌墙铺砖,设计图和钢筋水泥都得进口。表面看产量吓人,利润大头却让人家拿走了。一部手机卖五千,芯片可能占去两千,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中兴事件过去这么多年,有些地方确实有进步。华为被制裁后,麒麟芯片硬是挺过来了,虽然过程艰难。可光刻机这种顶级装备,真不是几年就能追上的。ASML一台机器十万个零件,全球五千家供应商,这哪是一家公司能搞定的,得整个工业体系撑着。 现在最怕的是盲目乐观。有点突破就喊“卡脖子成为历史”,这种情绪比技术落后更危险。工业软件、高端轴承、特种材料,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卡得更死。造得出手机壳,造不出检测壳子的精密仪器,最后还是受制于人。 换个角度想,全球化本就是互相依赖。咱们有市场优势,别人有技术优势,本来可以互补。可现在地缘政治一搅和,正常的商业合作变得敏感。企业得花更多精力应对不确定性,这种消耗对谁都没好处。 其实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咱们工程师数量世界第一,可顶尖人才还是缺。光刻机需要物理、化学、机械的全才,这种复合型专家得沉下心培养十几年。如果大家都奔着互联网高薪去,基础研究谁来做? 也不必太过悲观。市场够大就有试错空间,一次不行试两次。日本半导体当年也被美国打压,现在不还是在某些领域领先。关键是要有耐心,别指望三五年就逆袭,把基础打牢比什么都强。手机销量排行 中国汽车产销量 小米汽车产量 全球手机普及率 中国手机市场 中国汽车产业 国产汽车产量 全球手机产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