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朋友闲聊时谈到,他的女儿昨天订婚了,男方给了18万,他随即转手又给对方了。他说不是女儿不珍贵,总感觉两家都是普通人挣钱不容易,是嫁女儿又不是卖女儿,何必要人家的钱呢! 前几天碰到楼下老李,他蹲在单元门口择菜,我凑过去递根烟:“听说你家小子订婚了?彩礼咋说的?”老李手里的豆角择得“咔嚓”响:“给了18万,我收了。”我愣了下——老李跟老周是老邻居,俩人平时凑一起下棋,没少听老周念叨“彩礼不是买卖”,咋到自己这儿反倒不一样了? 最近身边总有人家办喜事。 昨天跟朋友老周闲聊,他闺女刚订婚。 男方家拿来十八万彩礼,老周数都没数,直接塞回给小伙子手里。 他说这话时正给茶杯续水,壶嘴的热气熏得他眼镜片起了层雾,“都是老百姓,谁挣钱不带着汗珠子?” 前几天傍晚遛弯,在单元门口碰见老李蹲那儿择菜。 竹筐里堆着刚从早市抢的嫩豆角,绿莹莹的沾着泥点。 我递根烟过去,蹲他旁边瞅着他手指头翻飞,豆角蒂“啪嗒啪嗒”往地上掉,“听说大侄子订婚了?彩礼咋说的?” 老李没抬头,手里的豆角择得“咔嚓”响,筋抽得老长,“给了十八万,收了。” 我愣了下——老周跟老李是三十年的棋友,以前俩人总凑一块儿骂彩礼是“卖闺女的价签”,咋到老李这儿掉了个儿? 老李把择好的豆角码齐,拍了拍手上的碎叶。 “你当我愿意要?前儿个亲家母偷偷塞给我张卡,说这钱是给俩孩子攒的首付,让我先收着,怕小子年轻乱花。” 他忽然压低声音,“再说我家小子刚换工作,手里就三万块存款,这钱不收,俩孩子以后拿啥买房?” 我想起老周昨天说的,“我闺女跟女婿在工厂里搭档三年,俩人工资卡都搁一块儿攒,男方家爸妈摆早点摊的,凌晨三点就得起来和面,那十八万得揉多少个馒头?” 老周退还彩礼,是觉得婚姻不该有买卖的锈味儿;老李收下彩礼,是怕俩孩子往后被柴米油盐磋磨。 一个怕对方为难,一个怕孩子受苦,说到底都是当爹的心思。 昨天路过老周家,听见他闺女在电话里笑,“爸你咋把钱还回去了?人家爸妈以为你不高兴呢。” 老周在那头嘿嘿乐,“高兴,看见俩孩子手拉手进门,比数钱踏实。” 今儿早上碰见老李送孙子上学,小孙子背着新书包,书包上挂着个红绸子包,老李说那是亲家母给缝的,里面塞着十八万的存折,“说是给孩子的,就得让孩子拿着。” 彩礼这东西,像菜市场的秤,有人称的是面子,有人称的是心意,到底多少算合适? 或许从来就没个准数,只看两边心里的秤,平不平。
和一个朋友闲聊时谈到,他的女儿昨天订婚了,男方给了18万,他随即转手又给对方了。
快乐的青山
2025-10-16 20:19:10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