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大后方生变?俄罗斯发狠,中国已经做好打算,蒙古被踢出局?在中俄夹缝中生存的蒙古国,为何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以前俄蒙关系这么好,最近这几年,大俄做生意甚至都不考虑蒙古了,这究竟是为何呢? 说起蒙古国,总让人觉得它像个夹心饼干,北边挨着俄罗斯,南边紧靠中国,这位置听着挺要紧的,可现实里它越来越像个透明人。以前,俄蒙那叫一个铁哥们儿,苏联时候蒙古几乎就是苏联的“小跟班”,经济军事全靠老大哥撑腰。可苏联一散架,俄罗斯自己都顾不过来,蒙古一下子就成了烫手山芋。现在呢,俄罗斯做生意绕着蒙古走,中国也开始盘算自己的后路,这蒙古国咋就这么没存在感了? 苏联时代,蒙古国基本上是苏联的卫星国,1921年建交后,苏联砸钱砸技术,帮蒙古建厂修路,还驻军上万。蒙古的工业、能源、交通,全是苏联的影子,贸易额占蒙古外贸的九成以上。1991年苏联解体,一切都变了天。俄罗斯经济崩盘,叶利钦上台那会儿,忙着私有化、搞休克疗法,自己国内通胀飞天,哪有闲工夫管蒙古?蒙古欠了苏联上百亿的援助债,俄罗斯直接拖着不认账,能源供应一刀切,蒙古工厂大批关门,GDP腰斩。1993年叶利钦访蒙,表面客套,实际啥实质援助都没给,蒙古经济直接滑坡,失业率飙到20%以上。那时候,蒙古人街头卖旧衣服度日,俄罗斯人眼里,蒙古就是个旧包袱,得赶紧甩掉。 普京接棒后,风向转了。2000年普京上台,俄罗斯油价回暖,经济缓口气,才想起蒙古这块“后花园”。蒙古地广人稀,矿产丰富,铜煤金啥都有,还是俄罗斯远东的战略缓冲带。普京2001年访蒙,承诺重启铁路合作,俄罗斯控制着蒙古的乌兰巴托铁路和石油进口,投资了奥尤陶勒盖铜矿这样的巨无霸项目。俄蒙贸易额从2000年的几亿美元,爬到2010年代的20多亿,俄罗斯卖油卖电,蒙古卖矿石,俩国绑得挺紧。普京还签了能源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直接对蒙出口,帮蒙古稳住燃料供应。看起来,俄蒙关系又热络起来了,蒙古也乐得有个大靠山。 可好景不长,蒙古自己开始玩心眼儿。1990年代末,蒙古推出“第三邻国”政策,意思就是除了中俄这两个铁杆邻居,还得拉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外来户进来平衡。蒙古人怕被中俄捏扁,觉得多几个伙伴就能多条路。结果呢,美国给了点军事训练,日本投了基础设施,韩国帮着开发稀土。2019年东京三边会晤,蒙古外长和日美官员签矿业协议,稀土出口直奔日本,绕开中国加工链。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上台后,更来劲儿,2023年访美时高喊深化稀土合作,说要避开中俄“卡脖子”。这政策听着高大上,可实际操作起来,就成了摇摆不定,邻居们看不顺眼。 尤其是能源这块,蒙古彻底把自己玩脱了。2022年俄乌冲突一打响,西方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俄罗斯急需东转,中国天然气需求正旺。俄罗斯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从西西伯利亚气田穿蒙古到中国,年供500亿立方米,蒙古本该赚过境费、创就业,还能进口便宜气。可蒙古狮子大开口,要高额过境费、环境补偿,还卡着审批。谈判桌上,蒙古代表团提了一堆条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直接翻脸。俄罗斯一气之下,2023年找哈萨克斯坦谈,计划新建线路绕蒙古,经中亚管道直达中国。哈萨克斯坦乐坏了,这不光省事儿,还能分杯羹。中国这边也早有打算,“西伯利亚力量1号”已经通气,中俄2024年签了更多原油协议,年进口3000万吨。蒙古呢?差点儿真被踢出局。 为啥俄罗斯这么狠?说白了,蒙古太贪。俄罗斯现在急需现金流,西方封锁了北溪,欧洲市场丢了,只能靠中国。管道经蒙古,本来是捷径,建好只需几年,可蒙古的要价让成本翻倍。俄罗斯智库报告直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蒙古的影响力本就弱,贸易额只占蒙古外贸的10%,远不如中国九成。普京2024年9月访蒙,表面签了铁路现代化协议,实际是敲打蒙古别再拖。 中国这边,更是从容。蒙古经济全靠矿产,煤炭铜占GDP一半,中国买走九成,2023年中蒙贸易额超100亿美元。中国推“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得热火朝天,蒙古西部跨境能源项目上马,焦煤通关量翻倍。中国不慌,因为蒙古离不开中国市场,稀土矿开发,中国企业投了大头,加工链也握在手里。蒙古想拉美日分散风险,可美国投资就5亿刀,日本项目老延期,远赶不上中俄的实打实援助。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2025年4月直言,蒙古不是唯一选择,哈萨克斯坦线路更短、更稳。这话听着温和,实际是给蒙古上眼药:别摇摆,合作得务实。 蒙古为啥存在感这么低?根子在自己身上。人口才350万,GDP常年百多亿刀,连中国一个自治区都不如。经济结构单一,矿产出口一跌就崩,2020年疫情那年,外贸缩水28%。工业基础薄,技术落后,挖矿卖原矿,附加值低。国际上,蒙古游牧文化牛是牛,可认知度低,联合国发言人少气无力。第三邻国政策拉了外援,可也让中俄警惕,俄罗斯减少铁路投资,中国边贸更谨慎。
俄罗斯三大战略失败,一步步把自己折腾成全世界都讨厌的样子。说起俄罗斯的头号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