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时刻——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腾起的蘑菇云,宣告了中国从此拥有了捍卫和平的盾牌。但在那朵象征民族尊严的蘑菇云背后,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才刚刚开始。 当蘑菇云还在翻滚升腾,一架改装过的伊尔-12运输机已经朝着那片死亡空域疾驰而去。驾驶舱内,女飞行员张连芳紧握操纵杆,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那片仍在不断膨胀的蘑菇云。核爆后三十分钟,她要做的是中国航空史上从未有人尝试过的壮举——穿越蘑菇云。 “第一次穿越!”耳机里传来指令声的瞬间,张连芳驾驶战机一头扎进了那片橙红色的烟云。刹那间,飞机被浓密的放射性尘埃包裹,机舱外一片混沌,仿佛闯入了另一个世界。强烈的气流让飞机剧烈颠簸,仪表盘上的辐射监测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每一秒都漫长如年,每一口呼吸都可能是在吸入致命的辐射尘埃。 当飞机终于冲出蘑菇云的边缘,张连芳却没有丝毫松懈。她仔细检查采集设备,一个令人窒息的念头闪过脑海:样本可能不够!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任务完成时,她做出了一个让地面指挥所震惊的决定——“请求二次穿越!” “你清楚辐射剂量已经在危险值了吗?”耳机里传来焦急的询问。 “为了数据的完整性,值得再冒险一次!”她的声音平静却坚定。 调转机头,伊尔-12再次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片仍在扩散的死亡之云。第二次穿越比第一次更加凶险,蘑菇云内部的湍流更加剧烈,放射性浓度也更高。张连芳能感觉到自己的每一寸肌肤都在被无形的射线穿透,但她依然稳稳地把持着操纵杆,确保每一个采样瓶都能满载这珍贵的“死亡样本”。 当飞机最终平稳降落在跑道上,地勤人员穿着防护服冲向飞机。张连芳走出舱门的那一刻,辐射检测仪发出的警报声响彻机场——她携带的辐射剂量已经严重超标。 正是这次双次穿越采集到的关键数据,让中国科学家准确掌握了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和杀伤效应,为后续的核武器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张连芳用她娇柔却坚定的身影,在核爆烟云中划出了一道永不褪色的巾帼轨迹,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与担当。罗布泊遗址 罗布泊核爆 罗布泊核试验
那是一个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时刻——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腾起的蘑菇云
老梦小常识
2025-10-16 13:34:0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