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于东来的这番演讲 41亿现金引来了群嘲 一句“账上41亿没贷款”,让于东来成了网友口中“炫富的资本家”。评论区里骂声扎堆:“有钱了不起?故意显摆给谁看”“无非是炒作人设的新套路”,可没人在意,这话是他在超市行业大会上,对着一群同行说的真心话。 他从不是在炫富,而是在痛骂行业内卷的荒诞。当多数商超忙着贷款扩张、逼员工996续命时,于东来亮出的41亿现金,本是“另一种活法”的证明,不玩资本游戏、不盲目拓店、善待员工,企业照样能赚钱。这笔钱从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胖东来的“抗风险压舱石”:2025年销售额已达184亿,较去年增长23%,预留现金只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就像他反复强调的“要自由、有尊严地活着”。 更该被看见的是,这41亿背后藏着怎样的员工待遇。胖东来员工税后平均工资近万元,店长月薪高达7.8万元,1-7月人员流失率仅0.94%,7月更是低至0.14%。这里没有“996”的压榨,反而有带薪假期、公费出国游,连于东来自己都吐槽“门店装栏杆不够温暖”,直言“销售额涨太快累着员工,要控制在200亿以内”。对比那些一边喊着“亏损”一边克扣员工福利的企业,这份“有钱又有温度”的实在,难道不比空洞的“良心宣言”更动人? 骂声里藏着的,其实是大众对“良心企业”的集体失望。见过太多品牌立完人设就翻车,人们早已习惯用怀疑解构一切高调言论。可于东来的“真”,从来藏在细节里:零几年就追问“为什么不关注员工价值”,帮同行改善管理却因对方“好了就嚣张”而痛苦,自嘲胖东来是“怪胎”却坚持不跟风作恶。他敢把家底亮出来,是因为这份财富里没有剥削的原罪。 争议的核心从来不是41亿的多少,而是企业是否把员工放在心上。就像于东来在演讲里说的:“企业的价值不是老板的身价,而是员工的幸福”。当13万人争抢胖东来900个岗位,当零售业普遍流失率超30%而它只有0.94%,这些数据早已比“41亿”更能说明问题。 与其说于东来被过度解读,不如说这场骂战照出了商业环境的浮躁。我们反感的从来不是“有钱”,而是“有钱后忘了本”;不是“说真话”,而是听多了假话后的应激反应。当“善待员工”成了商界的“怪胎”,或许更该反思的是:我们究竟在骂于东来的显摆,还是在恨那些“既赚钱又剥削”的常态?
万万没想到 于东来的这番演讲 41亿现金引来了群嘲 一句“账上41亿没贷款”,
代玉黛玉
2025-10-15 22:51:54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