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用停办双城论坛来要挟大陆,这是完全看不清大势。现在的国民党,与常凯申的国民党相比,真是一点也没变,烂透了,充满着腐臭味。 蒋万安前些日子公开表态,要是大陆不调整相关动作,“双城论坛”就暂停举办,听上去是强硬说法,但实际逻辑却有点耐人寻味。 国民党这几年在台湾岛内的声势,其实已经远不如以往,选举失利、政策摇摆、基层脱节,早让人质疑其执政能力。 放眼全局,不禁让人联想到多年前的那段国民党历史,时代变了、人物换了,但有些做派始终难褪,以论坛为筹码、摆出“拒绝交流”的姿态,究竟是在维护谁的利益?这种策略在两岸关系当前的大格局下,真有几分苍白。 大部分台湾民众对于两岸关系,既希望安全稳定、又追求经济繁荣,停办双城论坛,表面上是一种“反制”,但深层是把民生、城市交流当谈判工具。 回头看国民党过去,“有交流、没共识”,结果台湾社会并没有获得持久利益,任意中断双城论坛,看似让民进党政府少一块压力,可对台北来说,失去了与上海在经济、文化、科技上的合作契机,实际影响只会落在自己的城市产业、在地民众。 到头来,挟论坛自重,断送的不止一纸协议,而是连带给台湾民众的机会和实惠。 网上讨论不少人质疑,国民党是真的关心台北发展,还是在拿交流当政治筹码?一位台北市民表示,台北和上海作为亚洲重要城市,经济连结、人文互动本应持续,这种常态化交流不是随便说停就能弥补的。 有网友指出,政府一旦把民间交流冻结,就等于自己关上了合作的大门,看上去强势,实则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 绝大多数城市居民不像政客,总是希望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双城论坛十余年来,让不少台商、青年、艺术团队建立了直通平台,政策一停、门一关,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 从全国来看,两岸关系越是紧张,这类城市级交流越显珍贵,国民党此番做法,虽然展现某种姿态,却很难说让台北乃至台湾获得实在利益,到最后,这种停办,是不是变成了“自伤一千、未必伤敌”? 国民党多年来总以“均衡两岸、理性务实”为号召,但翻翻现状,不难发现它处处受制于舆论与选情,策略变得左支右绌。 拿民生交流当博弈底牌,既不是主动出击,也没有政策创新,只会重复过往“强硬让步”的模式,无疑陷入毫无进展的恶性循环。 即使停办能短暂吸引舆论关注,可台湾社会真正在意的是产业、就业、教育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政治表态再多,也填补不了实际损失。 更有分析认为,双城论坛不只是台北和上海的互动,更是两岸城市治理模式的“对话窗口”。 过去通过论坛,两地可以探讨公交、环保、医疗等领域合作,连带带动数以万计从业者。 假如政策一刀切停掉,这些成果可能都前功尽弃,民间本有的善意交流空间,也会被政治化的气氛撕裂,每一次人为放弃,都会让岛内人民看清现实,也让外界看穿国民党剧本的苍白。 两岸关系这么多年起伏不断,其本质是利益、民生、交流、共赢,以论坛停办做要挟,显得短视且无力。 既没有找到新的出路,也没能让民众受益,反而让人感到昔日国民党的惯性还是挥之不去——口惠而实不至,表面强硬实际虚弱。 你怎么看国民党和蒋万安这波操作?
居然用停办双城论坛来要挟大陆,这是完全看不清大势。现在的国民党,与常凯申的国民党
小加娱的史书
2025-10-15 18:45: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