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

不负赋墨尘 2025-10-15 09:45:34

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法国、德国、西班牙加起来还大,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铜矿、煤矿、稀土,按理说守着这金山银山,日子不该差。可问题是,这些宝贝疙瘩运不出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蒙古的地下资源可以说是“地球的宝库”,塔旺陶勒盖煤矿,储量超过60亿吨焦煤,全球数得上号。   还有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铜储量3100多万吨、金一千多吨,是力拓公司都抢着投的项目。这些矿要是都能顺利出口,蒙古国财政压力能小一半。   但问题来了——矿虽然多,运出去却比登天还难。你别看蒙古离中国很近,从矿区到边境也就两百公里,可这段路能把人折腾疯。   铁路是苏联当年修的宽轨,到中国要换车架,煤从火车上卸到卡车,再换中国标准轨的火车,光这一折腾,运输成本比从澳大利亚运煤还贵。   而且蒙古冬天极冷,零下四五十度的天气说来就来,暴雪一封路,煤车全趴窝。   去年冬天极寒那阵子,连首都都开始单双号限行,学校停课,牧区根本出不了车。矿堆得跟山一样高,就是出不去,活生生被冻成“煤仓”。   蒙古最大的短板就是基础设施,全国铁路总里程还不到2500公里,还多是单线,和中国一座省的铁路比都差得远。   公路更别提了,十几万公里的道路里,能铺上沥青的才一成多。剩下的全是土路,一下雨就成泥塘,冬天结冰根本没法跑。   边境口岸更是“卡口”,中蒙边界有四千多公里,能跑火车的口岸就一个——扎门乌德到二连浩特。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一年能跑4000万吨货,可蒙古每年光煤炭出口需求就超过5000万吨。堆在矿区的煤,只能干瞪眼。   其实蒙古也不是没想过修铁路,塔旺陶勒盖到甘其毛都这段80公里铁路,十几年换了好几批人,总算在2025年才算敲定了跨境合作。原因很简单,没钱、没政策稳定性、没人敢投。   蒙古国的矿业政策,可以说是一阵风一阵雨。15年换了9个矿业部长,平均不到两年就换一个。很多项目刚谈好,官员一换就全推翻。对外资来说,这就太折腾了。   奥尤陶勒盖铜矿就是典型例子,力拓刚投进去几十亿美元,政府又要求额外加税、修电厂、追加投资。项目成本从五十多亿美元涨到七十多亿,电力还得靠中国供。外企想干活,总得提心吊胆地看政策风往哪吹。   结果是什么?很多外资都撤了。投资环境差,铁路没人修,发电厂没人建,国家自己也没钱投。没基础设施,矿出不去;矿出不去,就没收入,恶性循环就这么开始了。     蒙古最大的地理问题,就是没出海口。往南要靠中国,往北得走俄罗斯,两个邻居谁都离不开。对中国太依赖吧,担心被“绑太紧”;想走俄罗斯那边,路远、成本高、冰封期长,还不现实。   蒙古一直想搞所谓“第三邻国战略”,意思是拉拢日本、韩国、美国来投资修铁路、搞能源。但说白了,这些国家口头上支持,真金白银投的不多。   2023年蒙古还和美国签了个稀土合作协议,本来想分点蛋糕,结果钱没到手,反倒让中国有点不高兴。最后,这个“第三邻国”成了口号,没落地。   蒙古经济太单一了,采矿业占GDP的三分之一,一旦国际矿价下跌,财政立刻“缺血”。铜价跌、煤价低,国家收入马上见底。更麻烦的是,蒙古几乎不加工,全是挖了矿直接卖原矿。附加值太低,赚不到什么钱。   普通人感受最深,城市物价贵、就业难,牧区收入低,年轻人涌进乌兰巴托找工作,结果很多人干的还是临时工。国家没产业支撑,社会矛盾自然就多。   好在这两年情况有点变化,2024年,策克口岸那段7公里跨境铁路正式通车,由中国企业修的,用了半年完工。这可是蒙古几十年来最现实的突破。现在,中蒙两国还规划了5条跨境铁路,未来年运量能到1.5亿吨。   甘其毛都到嘎舒苏海图那条线也在建,计划2027年通车。到时候,从矿区到中国工厂的运输时间能从三天缩到二十小时,每年光运输成本就能省好几亿美元。蒙古财政收入也有望增加十几亿美元。可以说,这条铁轨是蒙古通向未来的“命脉”。   但要说蒙古的问题全解决了,还远着呢。前几年爆出的煤炭腐败案,就是个警钟。上百万吨煤不知去向,民众上街抗议。基础设施项目里也有不少烂尾,资金被挪用、修一半就停。   全国唯一像样的高速公路是乌兰巴托通机场的32公里路,还得靠中国贷款修的。环境问题也严重,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七成国土都受到影响。牧民收入下降,气候变坏,国家要花钱治理,偏偏财政又吃紧。   蒙古国的问题,不是没资源,也不是没机会,而是没“钥匙”去打开那扇门。金山银山就在那里,能不能变成好日子,就看这个国家能不能把路修通、政策稳住、心态放平。   等哪天铁路全通了、矿能顺利出口了,也许蒙古真的能从“守着金山过穷日”,变成“靠金山过好日”。

0 阅读:136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