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如果说谁对中国扔出的“稀土核弹”最着急?那毫无疑问,是那个曾经对华断供高端光刻机的阿斯麦。根据最新报道,中国商务部在 10 月 9 日突然抛出两条重磅公告:自 12 月 1 日起,对部分稀土元素及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管得可不只是原矿,还包括从开采、冶炼分离到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等一整条链条,更关键的是,不仅直接出口要审批,哪怕是在海外用中国稀土做了零部件再出口,也必须过中国这一关。 对于中方的管制,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可以说是天都塌了,它的王牌产品:EUV 光刻机,虽然听起来高大上,本质却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精密拼装机器。 里面的激光器、特种磁铁等关键零件必须依赖钕、镝、铽这些中重稀土,而这些稀土的大头几乎都出自中国,没有这些材料,光刻机连运转都成问题。 新规等于精准击中阿斯麦供应链的薄弱点,原材料要批准,供应商的含稀土零部件出口也要批准,多了这一长串流程,交货期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对于一个订单排到几年后的垄断巨头来说,这种不确定性简直是噩梦。 说起来,这也是阿斯麦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早在中美科技对抗的前期,美国就盯上了它,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逼荷兰政府限制其对华出口。 起初荷兰和阿斯麦还想挣扎一下,毕竟中国市场贡献了它近三成的销售。 但美国压力一浪高过一浪,最终荷兰还是妥协,先是顶级 EUV 禁售,后来连部分 DUV 型号也被划入禁令范围,到 2025 年,荷兰首相甚至公开承认,这种科技封锁还会加码。 在这个过程中,阿斯麦并没有真正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商业利益,而是顺着西方盟友的节奏行事,忽视了新兴市场的风险。 它以为紧跟美国就能稳枕无忧,却没料到这样会失去中国的大单,如今更因稀土管制面临生产线随时卡壳的风险。 中国这次的举措,其实是给全球供应链的一个提醒:科技产业早已是相互依存的局面,一方搞封锁,最后受伤的绝不只是对方。 阿斯麦过去两年的对华出货量已从数百台锐减到数十台,这还没算上未来可能因稀土审批而延迟的订单。 不过局面也并非完全锁死,中国在发布管制的同时也释放了信号,愿意通过多双边机制沟通,推动合规贸易,保障产业链安全。 这话的意思很直接:合作的大门还开着,关键就看阿斯麦和它背后的决策者们是否愿意坐下来谈。 是继续在地缘对抗的老路上越走越窄,还是换个姿势回到谈判桌前,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探寻共赢?这个选择,将决定阿斯麦的未来,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全球半导体的格局。
大家发现没有,自从中国开始管控稀土,各个国家的神经开始错乱,特别是越需要稀土的国
【2评论】【5点赞】
boian
荷兰也是个愣头青,要给上点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