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

春秋说史 2025-10-14 16:46:21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临时性接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没人比伊朗更懂被 GPS 掐脖子的滋味,2025 年 6 月伊以冲突期间,美国一句话就让伊朗全境 GPS 信号 “瘫痪”。 射出去的导弹成了 “瞎子”,命中率不足 10%;波斯湾货轮直接漂到陌生海域,港口调度乱成一锅粥。 更致命的是,多名核科学家因定位暴露遇袭,连 2020 年苏莱曼尼被炸,都离不开 GPS 的精准指引。 民用领域更惨,德黑兰出租车找不到乘客,农田灌溉喷头因为信号中断乱洒水,GPS 早成了悬在头顶的 “定位炸弹”。 北斗的出现,才给了伊朗喘口气的机会,波斯湾军演里,北斗信号稳如泰山,抗干扰能力是 GPS 的 3 倍以上,复杂地形里定位精度能压到 3-5 米。 克尔曼省的棉农试过后果断 “叛变”:换北斗后水资源利用率涨 15%,亩产多收 8%,对比太刺眼。 更关键的是,中国从不把导航当 “武器”,这种 “不附加政治条件” 的安全,正是伊朗求之不得的。 可为啥刚接入就急着划清界限?亚兹达尼安的 “自研大话”,更像给国民的 “定心丸”。 搞全球导航系统哪是搭积木?至少要 20 颗卫星、精密原子钟,光建一套就得 40 亿美元打底。 中国北斗花了 26 年、发射近 60 颗卫星才成气候,伊朗现在连终端都得从中国进口,核心技术连边都摸不着。 之前俄罗斯想共享格洛纳斯,却因 10 米级的精度被伊朗嫌差,自研的难度可想而知。 说白了,“临时接入” 是笔精明账:短期靠北斗救急,1-2 年内让它覆盖 60% 农田和所有港口,先降 40% 的 GPS 依赖;长期喊自研口号,既不想看别人脸色,也能给内部保守派一个交代。 但明眼人都懂,这更像技术霸凌下的无奈挣扎。 这事儿早搅动了中东格局,沙特、阿联酋早偷偷用北斗搞石油勘探和农业,伊朗一跟进,“去 GPS 化” 可能成地区风潮。 现在全球 140 多个国家用北斗,美国的技术霸权正在松动。网友戳破本质:“嘴上喊着自研,身体却很诚实,北斗这‘备胎’当得比正主还靠谱。” 其实伊朗的心思不难懂:北斗是 “止痛药”,却不是 “永久解药”。可在卫星导航这种 “百年工程” 面前,3 年自研更像个念想,眼下最实在的,还是先把北斗的信号用稳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