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就算美国把11艘航母全都开过来,带上最新装备、最强战力,也不可能赢中国。”这句话不是中国人说的,是一位韩国专家在国际军事论坛上公开讲的,现场一片安静,西方媒体都不敢太大声报道。 为什么他说得这么绝?难道是情绪化发言?还真不是,他说的每一个字后面,都有数据和现实支撑。 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就是那11艘航母,全球到哪都能“秀肌肉”,可问题是,今天不是上世纪90年代了,能打航母的国家不是没有,而且有的国家还专门研究怎么打得更快更准。 韩国这位军事专家就指出,中国的“天眼”系统已经让航母没地方藏了,这不是说说而已,中国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已经布满全球,每小时就能重返一次某区域,航母一出海,几乎是“透明的”。 2022年中国长光卫星就被证实曾全程监控过美军航母轨迹,连转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发现是一回事,能不能打才是关键。 这方面,中国的东风26D导弹能打5000公里,而且是高超音速,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就像一把刀从天上直插海面,美军的防空系统拦都拦不住,五角大楼自己的模拟演练都承认,高超音速导弹拦截成功率不到四分之一。 美国的航母本来就是一座“海上机场”,但问题是还没等舰载机起飞,就可能被导弹摧毁了,也就是说,从“发现”到“摧毁”,中国已经能实现一条龙闭环,美军航母再多,也难逃“透明战场”的命运。 韩国专家的核心观点不是说中国的导弹多、雷达强,而是指出一个根本的问题,中美两军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对平台”,而是“系统对系统”的全面较量。 什么意思?过去打仗,比的是谁的舰大炮多,谁的飞机更先进,现在打仗,比的是谁能更快发现目标、做出决策、精准打击,这背后靠的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指挥链和火力链。 比如中国的“空警500+卫星+雷达”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型传感器网络,能把敌方目标的动向实时传给打击单元。 就像打游戏一样,你一动鼠标,导弹就出去了,这种体系作战能力,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空战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出口的歼10CE战机在背后有体系支撑,六架战机对印军,打出了6:0的战绩。 反观美国,虽然装备先进,但体系没法在亚洲本土发挥,尤其是航母的部署问题,现在连最新的“福特级”都因为电磁系统问题推迟到2027年才能全面服役,现在太平洋那边,美军想要快速调动航母,困难重重。 还有后勤压力,太大了,一艘航母每天光是燃油就要消耗300万加仑,从美西部跨太平洋到亚洲,一路上补给就是个大问题,更别提中国还专门研究怎么打“补给线”,让美军前脚刚上岸,后脚就断粮。 这位韩国专家还特别提到一点:今天真要打,一定拖成长期战,美国耗不起。 先看造船能力,中国现在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一年能下水5艘,美国呢?5年都造不出5艘,歼20隐形战斗机月产能达12架,美国的F35虽然也多,但维护成本高得离谱,还经常出故障。 再看成本账,中国的“反介入体系”靠的是陆基导弹、岸基雷达、无人机等组合,花钱不多但效果显著。 而美国要维持11艘航母战斗群,每年光是运转费用就超过3000亿美元,打一天,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消耗。 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不是只盯着中国打,中东局势、乌克兰战场、欧洲盟友、国内选举……每一块都在分散它的战略注意力,相比之下,中国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守住周边安全,稳住区域控制。 韩国专家还点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美国总喜欢说有盟友,可真打起来,日韩未必真会出手,毕竟人家自己家门口也不想变战场,利益优先,美国“拉帮结派”的那一套,未必真管用。 这位韩国专家说得再清楚不过:现在不是“谁航母多谁说了算”的时代了,打的不是数量,是节奏,是体系,是信息。 中国已经掌握了主场优势、反舰能力和战场透明,哪怕美国11艘航母一起上,也未必撑得住几轮。 美国如果真想在亚洲搞军事冒险,恐怕要先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撑得起这个代价。 军事不是游戏,实力不是喊口号,今天的中国,有底气说“能战”,也有能力“止战”,这不是挑衅,而是现实,和平,不是靠别人给的,是靠实力换的。
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顾议史实
2025-10-14 09:40: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