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会是美国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的最大标签无非是苏联的“掘墓人”或最大的“掘墓人”——是他的“新思维”改革导致了苏联的崩塌与解体!至于他之后的叶利钦只是压垮苏联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近期,学者郑永年提出一个观点,认为特朗普或成为美国的“戈尔巴乔夫”,其核心逻辑在于特朗普反精英、反建制的立场,以及政策上背离美国传统“全球领导者”角色,比如,在国际事务中更注重短期利益、与盟友关系疏离,类似戈尔巴乔夫时期对苏联原有体系的冲击。 但是,从美国制度本质来看,这一可能性难以成立。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权力并非绝对:国会掌握立法与弹劾权,能通过法案限制行政举措,还可审查总统任命;联邦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可判定总统政策是否违宪,此前,在关税、行政令等案件中已展现对行政权的警惕。而且,总统事实上影响力并不大,任期也很短,四年时间就得重新选举。 反观当年苏联,实行高度集权体制,缺乏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使得戈尔巴乔夫改革能对整个体系造成根本性冲击。即使特朗普推行激进政策,也会受到国会、法院和时间的制约,其关税政策就因“缺乏国会明确授权”引发司法争议,政策反复也印证了权力制衡的实际作用。 此外,特朗普的“反建制”更多的是政治(或行政)策略层面上的表达,并未真正动摇美国制度根基。其政策虽有争议,但始终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推进,与戈尔巴乔夫时期对苏联体制的颠覆性改革有着本质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