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李在明心急如焚,迟迟等不到中方表态是否参会!说白了,韩国这次的APEC峰会对中国进行了邀请,但中国并没有直接地给予答复。本来韩国就没有给我们面子,而且也没必要这个时候去见特朗普。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与他们保持距离,让他们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韩流”更暖:亚太“构筑可持续的明天”)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 日,韩国时隔 20 年即将迎来再度由韩国主办的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此次峰会原本被寄予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修复中韩关系的厚望,然而一系列复杂因素却让它陷入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泥沼。 今年 6 月,韩国总统李在明就职后主动邀请中方出席庆州 APEC 峰会,并强调中韩应坚守建交初心,推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积极互动让外界对中韩关系的改善充满期待。 但好景不长,9 月 22 日,美日韩三国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无端指责中国在台海和南海的行动,这无疑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触碰了中方的核心利益红线。 且韩国外长在访华后不久便加入美日对华施压行列,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引发了广泛批评,极大地削弱了中韩之间刚刚积累起来的互信基础,也让中方对韩国的外交诚意产生了质疑。 而在大阅兵期间,韩方仅派遣国会议长禹元植作为代表参会,这一事件让后续 APEC 峰会中方的参会态度变得更加谨慎。 面对韩国的一系列举动,10 月 9 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当被问及 APEC 峰会领导人出席计划时,中方仅表示 “高度重视APEC合作,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这种模糊回应作答。 与此同时,中方对美国的施压也态度冷淡。此前,美国多次放风希望在 APEC 期间与中方举行线下会谈,甚至特朗普政府暗示若中方不同意会晤可能缺席峰会。 而 10 月 11 日中方宣布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格管制,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美国的直接反制,也间接影响了韩国。作为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韩国切实感受到了压力。 事实上,当前中韩关系的紧张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2017 年韩国部署 “萨德” 反导系统,严重损害了中方的战略安全利益。 信任的重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韩国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经济上对华深度依存,这种 状态让韩国外交长期处于两难境地,也让中方始终对韩国的政策稳定性保持警惕。 随着 APEC 峰会的临近,对于韩国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外交信誉的受损。韩国如今就像走在钢丝上,左右为难。 尽管当前局势充满挑战,但破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李在明政府若想推动中韩关系改善并确保 APEC 峰会取得成效,需要以实际行动回应中方的安全关切,同时积极推动中韩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通过具体的合作成果重塑互信基础。 若特朗普政府能在 APEC 峰会前调整对华强硬立场,展现出务实对话的诚意,中方也可能释放善意,派员出席峰会并举行双边会谈,为地区局势降温。 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仍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唯有坚持对话协商、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实现韩国想实现的“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 这一峰会主题,为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注入动力。
美国人直言韩国上不了桌,台下的韩国人都沉默了…[捂脸哭]apec月底就要在韩国召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