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俄乌战场的无人机仗打得是越来越有门道了,乌军现在手里的 FPV 爆炸无人机就能把俄罗斯控制区的油库、弹药库炸成一片火海,浓烟滚滚好几天都灭不了。 可谁能想到,战争刚打起来的时候,乌军连还手的力气都快没了。2022 年 2 月战争刚爆发那会儿,乌军在无人机这事儿上纯属被动挨揍。 当时俄军靠着苏 - 30SM、苏 - 35 战机狂轰滥炸,先用反雷达导弹把乌军的防空系统敲得七零八落,乌克兰国防部还一门心思盯着常规武器采购,压根没把无人机当回事儿。 那时候前线部队能用的无人机,大多是民间志愿者凑钱捐的商用四轴旋翼机,要么就是 2014 年东部争端时留下的老古董,航程短得可怜,精度更是差强人意,别说打俄罗斯本土了,就连给炮兵校准个位置都费劲。 俄军的海鹰 - 10 无人机在天上随便晃悠找目标,乌军只能躲在战壕里看着自家阵地被炸,一点脾气没有,真就是网友说的哭哭啼啼干挨打。 转折点出在民间力量的爆发和战场的倒逼。那些日子里,乌克兰的工程师、程序员甚至学生,躲在车库、地下室里搞起了全民造无人机。 全球 200 多个开发者一起凑技术,波兰工程师给画 3D 打印弹舱,立陶宛团队搞反干扰模块,把普通商用无人机改成了能扔炸弹的家伙事儿。 最神的是用树莓派主板和智能手机芯片攒出来的 FPV 自杀式无人机,成本才 800 美元,却能精准炸穿 T-90 坦克的薄弱装甲,引爆弹药舱让炮塔都飞上天。 到 2023 年,乌国防部总算回过味儿来,数字化转型部赶紧出台法令简化认证流程,无人机产能一下就上去了,年底就快到 30 万架,从应急装备变成了正经战略武器。 这时候乌军的无人机已经能摸到俄罗斯本土边缘搞袭扰了。一开始还只是在别尔哥罗德州、库尔斯克州这些边境地区晃悠,炸个雷达站、袭个军火库,虽然规模不大,但架不住频次高,把俄军搅得心神不宁。 2023 年底乌克兰喊出无人机百万计划,目标是年产 100 万架 FPV、1 万架中程攻击机,结果 2024 年底实际产能直接冲破 400 万架,这架势彻底把被动局面翻了过来。 更关键的是技术还在不停升级,美国 NASA 的火星计划电池都被装到了乌军无人机上,就算冬天低温也能正常飞,抗干扰能力更是突飞猛进。 第 60 机械化旅就出过一个名场面,在俄军电子战系统全力压制的情况下,FPV 无人机照样锁定坦克炸得粉碎。 现在的乌军无人机早就不是小打小闹了,正经能掀起大规模火灾。2025 年 8 月,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石油加工企业就被无人机击中,当场燃起大火,火舌窜得比油罐还高。 9 月份更狠,新罗西斯克市中心的酒店附近遭袭击,不光 2 死 7 伤,多栋建筑和车辆全被烧得焦黑,而俄军当天虽然号称击落 86 架无人机,可漏网的这几架造成的损失已经够受了。 这背后是战术的升级,现在乌军的 FPV 无人机专挑装甲车辆的炮塔后部俯冲攻击,那里装甲最薄,一炸就炸穿底盘引爆炸药,要是击中油库、弹药库这种地方,连锁爆炸根本没法救。 俄军也不是没防着,又是装格栅装甲又是开电子干扰,可乌军总能找到应对办法。 实在不行就用光纤无人机,靠长长的光纤控制,不发无线电波,俄军的干扰器根本没用,还能贴着地面两三米超低空飞,连车里是士兵还是平民都能分清。 从 2022 年哭着挨打到现在靠无人机炸出火海,这三年乌军硬是靠志愿者、初创企业和政府的拧成一股绳,把无人机做成了不对称作战的杀器。 现在俄军控制区的那些关键设施,白天黑夜都得盯着天上,谁也说不准下一架带着炸药的空中 F1啥时候就钻出来,把地方变成一片火海。
巴基斯坦军队的红旗-9P防空导弹将迎来反导首战?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