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正式宣布了 10月11日,朝鲜在纪念劳动党成立8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展示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20",并称其为"最具威力"的核武器。朝中社报道称,这款导弹射程覆盖美国本土,采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可携带至少10枚核弹头,单次打击就能同时摧毁多个战略目标。 以前总有人说朝鲜的核威慑是 “嘴硬”,可这次 “火星 - 20” 一亮相,所有质疑都该闭上嘴了,这玩意儿是真能摸到美国本土的硬家伙。 咱先说说这导弹最核心的本事 —— 能打多远。朝中社说它射程覆盖美国本土,韩国专家算得更具体,说最少 12000 公里,最远能到 15000 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从平壤到美国纽约也就 11000 多公里,也就是说它从朝鲜随便哪个角落拉出来,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纽约全在打击圈里,连西海岸的洛杉矶都跑不掉。 对比一下朝鲜 2022 年试射的火星 - 17,当时最高射高 6000 多公里,换算成正常弹道射程刚够着美国,可那还是液体燃料导弹,发射前得花好几个小时加注燃料,卫星一盯一个准,真打起来早被端了。 “火星 - 20” 不一样,它是朝鲜第一款全固体燃料的洲际导弹,燃料提前封在弹体里,拉出来就能打,发射准备时间比火星 - 17 缩短了 75% 还多,等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它,说不定导弹都已经升 空了。 更吓人的是它能装多少弹头。朝中社说 “至少 10 枚核弹头”,虽然西方情报估算是 1 到 6 枚,但就算按最少的算,这也是分导式多弹头技术 。 一个导弹飞到天上能分出好几个弹头,各自奔向不同目标。想想看,一枚导弹过来,既能打美军的导弹发射井,又能炸军事基地,还能威慑大城市,对手拦都没法拦。美国现在最主力的民兵 III 导弹,撑死了带 3 枚弹头,跟 “火星 - 20” 比简直不够看。 而且这弹头还能玩花样,朝中社说它有中段变轨和诱饵弹技术,就是飞到半路能拐弯,还能放出假弹头骗反导系统。 美国在韩国部署的萨德系统、日本的宙斯盾舰,本来拦截普通导弹就跟 “子弹打子弹” 似的难,遇上这种会拐弯、带假目标的弹头,拦截成功率得往下掉一大截。 光有这些还不够,“火星 - 20” 的生存能力才是关键。这次拉它出来的是 11 轴重型 TEL 车,这玩意儿能在公路上随便跑,藏进山洞或者森林里,卫星根本找不到。 以前朝鲜的液体燃料导弹得固定在发射井里,一旦被发现就是活靶子,现在换成机动发射,美军想搞 “先发制人” 根本无从下手。 而且导弹壳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又轻又结实,还能扛住极端温度,存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朝鲜能批量造出来储备着,真要出事马上就能用。 9 月份朝鲜刚测过它的发动机,推力快到 2000 千牛顿,比老型号强了一倍还多,这可不是瞎吹,有实打实的测试数据撑着。 朝鲜为啥非得搞出这么厉害的家伙?看看今年美韩的动作就知道了。B-52H 轰炸机天天在半岛附近晃悠,还搞模拟轰炸演练,联合军演一次比一次规模大。 朝鲜以前也抗议过,但人家根本不当回事,现在拿出 “火星 - 20”,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说:你们再逼我,我有本事让你们疼。这不是什么 “秀肌肉”,是真真切切的生存博弈。 美日韩的反应早就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心态。美国国务院连夜承认这导弹 “构成严重威胁”,韩国赶紧说要提前部署自己的反导系统,日本更是琢磨着要不要改 “专守防卫” 政策。 要是 “火星 - 20” 真像有些人说的 “不堪一击”,他们用得着这么紧张吗?要知道,连俄罗斯最顶尖的萨尔马特导弹,也是靠分导式多弹头和机动变轨技术称霸,“火星 - 20” 走的是同样的路子,虽然技术不算最尖端,但实用性极强,专门盯着反导系统的弱点打。 核武器的威慑力从来不是靠数量,是靠 “打得着、拦不住”。朝鲜以前的导弹要么打不远,要么容易被拦,这次 “火星 - 20” 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15000 公里的射程、分导式弹头、固体燃料机动发射,这三样凑在一起,就是实实在在的战略威慑。以后美国再想在半岛搞事,得先摸摸自己的本土。万一真有那么一天,纽约、华盛顿可不是说说就能保住的。 说到底,“火星 - 20” 的亮相,标志着朝鲜的核力量从 “理论威慑” 变成了 “实战威慑”。以前朝鲜说 “能打美国”,有人当笑话听;现在导弹就摆在那,射程、弹头、机动性都有数据佐证,谁还敢笑? 这不是朝鲜好战,是被逼出来的自保手段。当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自己手里必须有更硬的家伙,这道理在哪都通用。 看着平壤夜空下的 “火星 - 20”,咱能明白一个理:国际社会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 朝鲜用这么多年的坚持,硬生生在制裁里搞出了洲际导弹,就是要告诉世界:别想用武力压垮我,我的安全我自己能保。 这导弹背后,是一个国家不被欺负的底气,更是对那些霸权国家最直接的警告 —— 再敢乱来,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朝鲜正式宣布了 10月11日,朝鲜在纪念劳动党成立8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展示了新
云景史实记
2025-10-12 00:12:40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