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希林娜依·高的访问是在她的最新EP《她眼中的月亮》正式推出后。
几乎每一年,希林都会带着她自己完整的音乐作品同大家见面——22年的《吾》,23年的《0.25》,24年的《透过墨镜直视太阳》,而后是今年推出的《她眼中的月亮》,每一张作品都有展现她完全不同的音乐面貌。
身为歌手的希林娜依·高,即便身处一个更多人被短视频主导、在大量几十秒碎片肢解音乐本身的听歌时代,她依然保持着作为一个传统歌手对音乐的坚持,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坚持做完整的音乐作品,这也是她对自我的高要求。在访问中,希林娜依·高提到了自己的坚持:「唯一能够保留我的内核的,就是通过持续地输出原创作品、发表自己的新歌,这也是我能够与大众交流沟通和发表自己看法的一个渠道」。
在全新EP《她眼中的月亮》中,希林娜依·高经历了上一张EP《透过墨镜直视太阳》与自我的对话之后,这张更像是一张与她人的交流与共创,她逐渐在联结自我与外界中,通过两张作品构建出更为丰富的音乐世界。「我希望通过不同人看世界的视角让两张EP加在一起会变得更立体——它既有我自己的想法,也有别人的一些思考,它们融在一起会有一个对话感。它的递进也是从我与自己的对话,到慢慢接触其他人,然后和大家产生了共鸣,有这样一种“集体感”」,在做这两张EP的过程里,希林在探索、挖掘、原创与合作,她也逐渐找到那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生命力。
概念围绕“月亮”这一主题展开,希林娜依·高邀请了六位不同世代的女性创作者,共同书写对世界的理解。她没有为女性创作者设立太多框架,几乎是一个全开放的命题,但让希林欣喜的是,每一首歌都神奇地契合了整张的氛围,「每一首歌都像是在说她们的故事,但每一首歌都很适合我,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个结果」。
这种开放与包容的音乐碰撞,奠定了这张专辑在气质上的统一,《她眼中的月亮》是一次与他人的共振,也是希林娜依·高与自己、与世界的一次对话。她用音乐证明,真正的力量不只是塑造多元的风格,还有那股始终不灭的“生命力”。
——
*采访以对话Q&A展开
全文长13500字,推荐阅读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