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高市早苗收到最后通牒,日本首相大位之争,突然出现了新变数! 10月4日,高市早苗以微弱优势击败小泉进次郎,成为自民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裁。掌声未落,日本政坛的空气却已骤变。原定于10月15日召开的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已传出将推迟至20日以后,而推迟的原因,正是公明党那一纸不容拒绝的改革清单。 没有公明党这24票,高市的首相之路将随时中断。自民党如今在众议院仅剩191席,离过半数还差42席。 即便她拥有党内最高职位,在没有公明党点头的局面下,她依然不是日本的首相。 斋藤铁夫没有拐弯抹角,他的通牒清晰而直接。要么接受政治资金改革,要么放弃首相宝座。 更致命的是,这场改革正切中自民党的命门。 自民党在全国拥有超过7000个地方和行业支部,如果捐款只能流向党总部和国会议员支部,等同于切断了整个党机器的输血管。 高市早苗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质疑为“安倍路线”的延续者,她的保守立场从参拜靖国神社到反对夫妇别姓,让许多中间选民保持距离。 她的经济主张更是步步惊心,“早苗经济学”强调通过赤字国债刺激市场,却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 三天内,美元兑日元从147跳水至153,投资者用脚投票,日本财政的信任正迅速流失。 而就在她试图对公明党示好,表示将不会出席秋季靖国神社例大祭、并在移民政策上不再强硬发声之际,公明党却更进一步地加码要求。改革不是姿态,是根本制度的重塑。 面对这样一场正面冲突,高市的处境几乎是孤立无援。自民党内部,因2023年的政治献金丑闻而元气大伤,失去派阀的支撑后,党内凝聚力早已不复以往。 高市的敌人从来不止在野党。她最大的对手,是她背后的空椅子,是那个一直在等待机会的“看守首相”,石破茂。 如果首相指名选举因执政联盟破裂而陷入二轮投票战,高市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相对多数并不等于胜利。 她可能在第一轮失利后进入第二轮,但若无议会多数的支撑,胜算将急剧下降。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权力过渡,而是一次制度危机的集中爆发。 日本已陷入“五年四相”的政治旋涡,在野党跃跃欲试,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正积极谋求组建“联合阻击线”。 如果高市失手,国会将陷入反复投票的僵局,而公明党一旦转向反对阵营,局势将全面失控。 自民党从未如此脆弱。曾经强大的保守机器,如今被丑闻、选举失利和制度缺陷撕得四分五裂。 即使她能在未来几天内与公明党达成协议,换取支持,她也必须面对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如何在坚持保守信念的同时,向现实低头。 不妥协,她就没有票;妥协,她就失去了身份。这种两难局面,正是日本当前政治最真实的写照。 她的对华政策尚未明朗,但从她对经济合作的保留态度可以看出,她明白不能完全踏上对抗的独木桥。 中国仍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任何激进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在中日关系尚未修复的大背景下,她必须极度谨慎。 2025年的日本,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高市早苗的出现,本应象征一种突破,但现实却让这场突破变成了更深层的撕裂。 她若成为首相,将是制度深处一场妥协的产物,而非民意奔涌的结果。她若败北,将是自民党少数执政时代的又一次代价。 眼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10月20日前这场谈判。时间在倒数,压力在累积。 高市早苗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份足以打动盟友、安抚市场、稳住党内的答卷。否则,日本将再一次走向“一年一相”的宿命轮回。
印尼这回是真的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
【89评论】【145点赞】
用户10xxx88
能挺过1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