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通话相互祝贺当地时间10月8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以

墨者善受本人 2025-10-10 10:12:54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通话相互祝贺当地时间 10 月 8 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已签署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内容,次日他便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相互祝贺,这通跨越大西洋的对话,既是两人政治默契的延续,也折射出中东局势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内塔尼亚胡在声明中特意感谢特朗普的努力,还发出了让其在以色列议会演讲的邀请,而特朗普则盛赞对方的 “坚定领导”,这种热络互动并非偶然,而是双方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政治呼应。

这通祝贺电话的背后,是特朗普近期密集外交斡旋的直接成果。就在九月底,他还在白宫促成内塔尼亚胡向卡塔尔首相道歉,为停滞的停火谈判打开突破口 —— 以色列此前空袭多哈导致卡塔尔安全人员丧生,彻底激怒了这位关键调停者,而特朗普那句 “简单的道歉能化解重重矛盾” 的劝说,最终让内塔尼亚胡放下姿态。正是这次铺垫,为特朗普提出的 “二十点计划” 铺路,该计划涵盖被扣押人员释放、以军撤军、加沙战后治理等核心内容,尽管哈马斯月初曾明确拒绝,却在美方施压与多方协调下最终妥协。特朗普显然希望将这份成果牢牢与自己绑定,从他率先宣布协议签署、高调透露可能赴中东的行程就能看出,这场外交动作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

对深陷政治困境的内塔尼亚胡而言,这通祝贺电话更像是一次 “政治自救”。持续近两年的加沙战事让以色列经济承压,国内 200 名士兵联名拒服兵役,极右翼盟友也因战争进展缓慢频频施压,而接回被扣押人员是民众最迫切的诉求。借助与特朗普的公开互动,他既能将停火成果归功于自己的 “领导”,又能借美国的背书巩固执政地位,毕竟特朗普始终是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更微妙的是,协议中 “以色列撤军但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 的条款,恰好契合了内塔尼亚胡的一贯立场,让他在外交妥协中守住了国内政治基本盘。

不过,这场看似热烈的祝贺,难掩协议本身的脆弱性。哈马斯在证实协议时特意强调 “呼吁国际社会确保以色列全面落实”,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以方的不信任,而以色列第 12 频道援引美方官员 “加沙战争已经结束” 的说法,甚至未得到以军官方确认,以军此前仍在强调 “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 “二十点计划” 虽达成阶段性共识,但关于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长期治理等核心分歧仍未解决,所谓 “永久和平” 的承诺更像是遥远的愿景。美国舆论已注意到,协议执行的复杂性远超文本内容,72 小时内释放人员、24 小时内撤军等具体条款,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通祝贺电话也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一次 “秀场”。特朗普将自己定位为 “和平委员会主席”,试图通过主导停火谈判重塑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而内塔尼亚胡则需要美国的支持对抗国际社会的压力。但这种基于利益交换的合作,能否支撑协议走得更远,仍要打个问号。历史上,巴以停火多次因局部摩擦破裂,而特朗普提出的计划中,“赦免哈马斯成员”“建立国际过渡机构” 等内容,在实操中必然面临重重阻碍。

这通充满政治意味的祝贺电话,或许能为双方带来暂时的政治加分,但加沙的和平从不是几句祝福就能实现的。当祝贺的热度褪去,如何让撤军、释人等条款落地,如何化解巴以根深蒂固的矛盾,才是对这场外交成果真正的考验。

0 阅读:0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