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之后,尼泊尔如何应对

亚太日报 2025-10-09 23:33:40

亚太日报驻尼泊尔记者 Shristi Kafle 编译:亚太日报 张烁 距尼泊尔“Z世代运动”推翻联合政府并解散议会已过去一个月,但该国仍深陷政治经济动荡之中。这场危机既是警钟,亦是契机。 9月8日至9日,无人领导的Z世代年轻人们发起抗议活动,反对腐败政府以及该国的社交媒体禁令,抗议最终演变为暴力流血事件,造成约75人死亡、2300余人受伤。 尼泊尔原本正在努力筹备迎接该国最大的节日“达善节”,而过去几周的经历已经足够艰难, 10月初的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更使局势雪上加霜,仅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就有逾50人丧生。 这给本已绝望无助的民众造成了更大的冲击。 对及时举行选举的疑虑 抗议活动结束后,由前首席大法官苏希拉·卡基领导的临时政府立即宣布将于2026年3月5日举行新一轮选举。 选举委员会作出决定后,一直准备就众议院选举事宜与各政党展开磋商。但令传统政治团体感到沮丧的是,至今为止政党磋商尚未启动。 该委员会已公布选举日程,包括政党注册日期、多数制选举办公室设立日期以及比例代表制选举办公室设立日期。竞选活动定于2026年2月15日至3月1日进行,投票日定于3月5日。 专家指出,因政府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以及后勤保障,所以该时间表相当紧迫。尽管部分友好国家承诺将提供支持,使过渡政府认为目标可以实现,但政界领袖乃至公众普遍缺乏乐观预期。 尼泊尔历经数次选举,每次都承诺改革与稳定,却始终在维护脆弱的民主中挣扎。自1990年民主恢复以来,虽曾掀起数次怀揣新愿景的革命浪潮,却始终未能兑现民众的期许与希望。 此次挑战更为深重,就连那些倡导“建立无腐败、由青年主导的现代尼泊尔”的人士之间也存在分歧。 Z世代群体在保护或废除宪法、直接选举行政首长制度、强化现有框架等问题上意见相左,部分人甚至游说恢复君主制。这些争论使加德满都陷入混乱,国家政治前景被不确定性所笼罩。 唯有平息这场动荡,才能开启选举之门,让怀揣“改革与稳定”抱负的新生力量为这个不发达的国家注入新气象。 改革迫在眉睫   尼泊尔大会党与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组成的执政联盟,虽掌控议会近三分之二的席位且被誉为最强执政力量,却在抗议运动爆发24小时内土崩瓦解。此后,高层领导人面临巨大压力,被要求辞职为新一代让路。 尼共(联合马列)现任主席、前任总理奥利因抗议首日政府军向青年学生开枪而被问责,造成党内士气严重受挫。在领导层更迭悬而未决之际,该党正筹备召开全体代表大会。党内呼吁及时完成领导层交接,避免拖延或产生内部矛盾。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奥利坚称唯有他才能够驾驭当前复杂的政治局势。 尼泊尔大会党面临类似危机,党主席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正承受着要求其引咎辞职的压力,部分反体制派系领导人甚至发起签名运动,试图弹劾领导层。 毛派政党同样面临重组的呼声,其主席普什帕·卡马尔·达哈尔宣布不再担任主席职务,转而任职召集人。但领导层重组的要求被完全忽视,批评者认为领导人的声明仅是作秀。同时,领导层还对高级调查委员会即将公布的调查结果感到心忧。 尽管大小政党在Z世代运动后,面临史上最严峻的公众愤怒,但不幸的是,老一辈领导人仍未能认清局势的严重性。 当Z世代的呼声席卷全国之际,各大政党亟需把握良机进行自我革新,为国家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改革之窗 随着重要政府机构、办公场所以及私人财产遭到焚毁破坏所造成的巨额损失,加之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世界银行已将尼泊尔2025-26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2.1%。 这表明尼泊尔亟需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 脆弱的环境将阻碍私人投资与贸易活动,而动荡局势下外国游客的到访量或将急剧下滑。要挽救经济支柱产业,唯有推进政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关于近期运动中存在外部势力影响的各种传闻和阴谋论不断发酵,这让尼泊尔变得更加脆弱。对于一个喜马拉雅国家而言,这样的地理位置既是福也是祸,而这一点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现实的考验。在这种局势下,尼泊尔别无选择,只能坚定立场,与邻国及友好国家积极深入互动,并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 当前确实存在恐惧、担忧与各种揣测;如果选举不能及时举行、烈士的牺牲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明显的放缓趋势已然可见。在危机时刻,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来维护主权就变得至关重要。 尽管尼泊尔仍有大量改革急需推进,尤其是在治理和建设无腐败的社会方面,但现在也正是从过去汲取教训、为国家繁荣开辟新道路的契机。这场运动及其后续挑战,也有可能使尼泊尔迈向更加负责且包容的政治时代。 这是尼泊尔民主进程中的关键时刻,Z世代运动为推动持久变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0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

全球视野、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