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郭正亮曾言: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

史鉴奇谈 2025-10-09 22:01:48

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郭正亮曾言:黄岩岛对于我国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岛屿,因为它所涉及的,是我国与菲方之间的国土之争。但菲方敢直接与我国对着干,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底气,那就是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的第一大国,美国的霸道与强势自然不用多说。   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其地理构造独具特色。这个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环礁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中间围成一个130平方公里的潟湖。   湖东南端有一条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可供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进出避风。黄岩岛不仅是中国固有领土,更是南海广阔海域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生态节点。   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具有充分历史和法律依据。早在1279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列入中国版图。1947年底,中国政府编制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划在“断续国界线”内。菲律宾的领土范围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包括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和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这些条约明确划定菲律宾领土西部边界为东经118°,而黄岩岛根本不在其范围内。   2012年成为黄岩岛命运的转折点。中国政府自此实现对黄岩岛的有效控制和管辖。此后中国开始进行系统性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有效阻止了外国渔民的破坏性捕捞活动。   2024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宣布黄岩岛的领海基线,这是行使国家主权和管辖权的必要行为。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指出,领海基线划定后,中国在黄岩岛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得以明确,为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提供了更清楚的指引。   2025年9月,中国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523.67公顷。这一举措通过生态保护和科学治理来消解地缘政治紧张,用建设性的共同利益超越传统的零和博弈。   关于黄岩岛填海造岛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有分析认为,黄岩岛礁盘面积巨大,理论可填海造陆20-50平方公里,远超永暑礁和美济礁。若完成建设,黄岩岛将与永兴岛、渚碧岛构成南海三角防御体系,显著提升区域安全与经济辐射能力。   某些观点声称美国将黄岩岛视为底线并可能采取极端措施。然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在黄岩岛的行动始终遵循国内法和国际法,稳步推进主权管辖。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表示,中国在南海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工具箱、政策储备和维权手段非常多元。中国不会也不愿主动升级局势挑起对抗,但决不会任由他国在南海问题上胡搅蛮缠。   菲律宾方面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态度也出现变化。2025年10月初,菲律宾执法船试图闯入黄岩岛海域,在与中国海警的对峙中迅速落败,最终以船员挥舞白旗求饶收场。此后菲律宾军方高层收敛了此前频繁叫嚣的“动武”论调,仅强调“通过外交渠道抗议”,而对军事选项只字未提。   中国在黄岩岛的行动体现了“有理有节”的策略。执法力量避免直接开火,军事演习克制且具针对性。这种既维护地区稳定又持续巩固实际控制的策略,展现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定力。   黄岩岛的生态价值不容忽视。这里曾是数百种珊瑚的家园,也是金枪鱼等洄游性鱼类穿越南海时的重要“补给站”。经过中国多年保护,黄岩岛生态恢复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7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报告指出,黄岩岛海洋生态系统“丰富”,环境质量“优良”,甚至在潟湖内发现了曾被认为因过度捕捞而濒危的大砗磲种群。   黄岩岛的未来发展将遵循中国的整体南海战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等举措,中国将争议焦点从主权冲突引向生态保护的共同责任。这种“用治理代替对抗”的策略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更具建设性的可能性。   来源:环球时报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