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36岁多尔衮不仅处死了39岁的侄儿豪格,还带着人瓜分了他的老婆们。孝庄暗中盘算:时机已到,该清算多尔衮了。1648年,顺治五年年末,36岁的多尔衮权倾朝野,位及皇父摄政王。 1648年,清朝刚入关没几年,39岁的豪格就被处决了。 豪格不是旁人,是皇太极的长子,按说也是皇亲国戚里的大人物。 可他一死,孝庄太后心里就明白了,收拾多尔衮势力的机会,该来了。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封了睿亲王,论本事确实厉害,打仗能带兵,管朝政也有一套。 可这辈子,他有三次机会能当皇帝,偏偏每次都差了一步,也是够可惜的。 第一次是他15岁那年。 父亲努尔哈赤突然去世,没明说把皇位传给谁。 其实努尔哈赤之前也暗示过,想让多尔衮继位,可那时候多尔衮年纪太小,毛还没长齐,根本争不过比他大的兄长皇太极。 最后皇位落到皇太极手里,多尔衮只能眼睁睁看着,心里再不服,也只能憋着。 皇太极当皇帝那几年,多尔衮没闲着。 他跟着打仗,立了不少功,手里慢慢有了兵权,成了手握重兵的将领,朝堂上也有了自己的势力。 本以为等皇太极老了,自己还有机会,可没想到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还是没说让谁继位。 这时候多尔衮3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手里兵多将广。 另一边,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也不弱,身边有不少老臣支持。 两边就这么僵着,谁也不让谁,眼看就要打起来。 最后还是大臣们出来劝和,说别争了,让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多尔衮和郑亲王一起帮忙管朝政,也就是“辅政”。 这么一来,多尔衮又没当成皇帝,只得了个摄政王的名头。 当了摄政王,多尔衮的心思就动了。 他看着豪格心里就不痛快,总觉得豪格是个威胁。 先是找了个由头,把豪格派到外地去打仗,让他离京城远远的。 等豪格回来,又挑了点错处,把人关进了大牢。 1648年,39岁的豪格就在牢里没了性命,家里的财产和亲人,也被重新分配给了别人。 孝庄太后看在眼里,心里清楚得很,多尔衮这么狠,再不管,以后说不定连小皇帝福临都保不住。 她正琢磨着该怎么动手,可没想到,历史偏偏开了个玩笑。 1650年,38岁的多尔衮出去打猎,不知道是马受惊了还是自己没坐稳,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 伤得太重,没几天就死了。 刚死的时候,朝廷还挺重视,追封他为皇帝。 可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人翻出他之前的旧账,说他专权,把他的皇帝封号给撤了,连墓碑都差点给刨了。 就这么过了一百多年,到了乾隆皇帝的时候,才有人替多尔衮说话,说他当年帮着清朝入关、稳定局面,立了不少大功,不该这么冤。 乾隆皇帝查了查史料,觉得有理,才给多尔衮恢复了名誉,算是还了他一个公道。 回头看这段历史,多尔衮是真有本事。 清朝能顺利进关,稳住天下,他的功劳不小。 可偏偏就是差了点运气,三次离皇位那么近,最后还是没坐上。 这事儿也让人明白,有时候你再努力,再有本事,也抵不过意外和时机。 就像下棋一样,你精心布了半天局,说不定对手一步意外的棋,就把你的计划全打乱了。 做人做事也是这样,得有追求目标的劲头,可也得看清形势,别太钻牛角尖。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尽力做好该做的,顺着大势走,比硬拼有时候更重要。
1648年,36岁多尔衮不仅处死了39岁的侄儿豪格,还带着人瓜分了他的老婆们。孝
火星探梦
2025-10-09 14:46: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