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投资1万亿美元?底气何在?】 彭博社10月3日报道称,中国或对美投资1万亿美元,以换取美国改善中企在美投资环境及取消额外关税。暂且不论事实真伪,单从数据维度拆解,中国的投资能力确实具备支撑基础。 一、外汇储备:充足家底提供支撑 2013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峰值为38213.15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末为33387亿美元,较峰值减少4826.15亿美元,降幅约12.63%,但稳居全球前列,且9月实现环比上升165亿美元,规模连续22个月站上3.2万亿美元大关。这一庞大体量为跨境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二、美债持仓:增持空间清晰可见 作为重要投资方向之一,中国对于美债持仓的提升潜力明确且巨大: • 2013年11月,中国持有美债规模达到历史峰值1.3167万亿美元,是美债主要持有国之一。 • 至2025年7月,中国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较峰值减少5860亿美元,减持比例超44%。 • 当前,美债第一大持有国日本持仓为11514亿美元,如果中国要重回第一大美债持有国的地位,仅仅需要增持约4207亿美元即可实现,远低于1万亿美元的传闻规模。 三、多元投资渠道:不止于国债 1万亿美元投资并非仅是依赖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可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支撑: • 政策引导资金:国企作为跨境投资重要力量,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项目运营与资金实力。 • 民间资本储备:中国民间财富积累丰厚,在合规框架下有能力参与市场化投资。 • 专项领域布局:美国基础设施升级需求迫切,中国在基建领域的技术与资金结合优势,可以转化为具体投资项目,构成对美投资组合。 ·中国还可以放宽民间对美股权和债权投资。 四、美国的现实需求:资金与发展的双重缺口 中国的投资潜力与美国的现实需求形成呼应: • 美债市场持续扩容,2025年7月,海外投资者持美债的总规模已达9.16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对外部资金需求旺盛。 • 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突出,美国这方面的升级改造亟需大量资金注入,而美国官方也多次表态欢迎外资参与相关建设。 从数据来看,中国具备拿出1万亿美元对美投资的能力,但核心前提在于投资环境的确定性。正如市场所关注的,唯有美国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消除政策壁垒,才能让投资潜力转化为互利共赢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