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战士刘光子抓俘时由于大意,意外跳进了敌人的埋伏圈,几十支枪口直接对准了他的胸膛。危急关头,刘光子举枪扣动扳机想要反抗,却发现子弹早已打光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1年4月,朝鲜雪马里地区,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激战正酣。志愿军第63军187师561团突破了临津江防线,迅速穿插,将英军王牌部队“格洛斯特营”包围。这支英军部队历史悠久,被称为“皇家陆军双徽营”,此时却陷入了志愿军的包围圈。 战斗在24日拂晓打响,担任主攻的部队向雪马里东北的314高地和无名高地发起猛攻。与此同时,561团1营像一把尖刀插入沙器幕,切断了英军的退路。战场形势瞬间明朗,英军虽拼死抵抗,但在我军勇猛攻击下开始溃散。 就在战场局势逐渐稳定时,二连战斗小组组长刘光子带着两名新兵沿山梁搜索前进,执行打扫战场和侦察任务。当他摸到一个小高地时,发现山坳里有一群英军士兵,约有一个连的兵力,正准备携带火炮撤离。 刘光子冷静分析形势后,让两名新兵在高地掩护,自己端着冲锋枪独自冲下山坡。他巧妙利用地形接近敌人,在距敌数十米时果断投出反坦克手雷。爆炸产生的浓烟成为绝佳掩护,他一边扫射一边用战前学的英语大喊“缴枪不杀”,制造出大部队来袭的假象。 手雷的巨大威力和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英军陷入混乱,刘光子趁机冲入敌群,这些来自王牌部队的士兵在慌乱中纷纷举手投降。他单枪匹马押解着这群俘虏向山上转移,途中虽有波折,但最终将63名英军带回我方阵地。 战后清查,刘光子一人俘虏63名敌军,创下志愿军单人俘敌数量的最高纪录。志愿军总部授予他“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1952年,朝鲜政府授予他“十级战士勋章”和“二级孤胆英雄”称号。 1953年,刘光子参加在苏联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他的事迹广为流传。1958年复员后,他回到家乡内蒙古杭锦后旗,先后担任乡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等职,默默投身家乡建设。 更令人感动的是,刘光子从不居功自傲。他睡不惯弹簧床,总把铺盖搬到地上;喜欢盘腿坐在农民炕头聊天;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他们“做人要多做少说”。就连家人也是后来通过媒体报道才详细了解他的英雄事迹。 2023年,刘光子英雄事迹馆在他的家乡杭锦后旗双庙镇太荣村建成开放。展馆通过200余张照片和120多件实物,包括他当年在战场上使用的笔记本、铜墨盒和棉军装,生动展现了他传奇的一生。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参观者前来缅怀英雄。 2025年9月,市文联组织党员干部和文艺家骨干来到事迹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学习英雄事迹汲取奋斗力量。英雄当年在雪马里战斗中使用的那支冲锋枪,如今珍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静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从战场到地方,从英雄到普通人,刘光子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本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能面对强敌无畏,也能在平凡中坚守。这种精神跨越时空,依然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信息来源:河套融媒 巴彦淖尔日报
孤胆英雄刘光子:一人俘虏63名英军背后的战场传奇
酸酸甜甜小狐
2025-10-07 12:44:40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