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分分钟能让中国断网?全球就 13 台根服务器,美国独占 10 台,中国却一台都没有,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对服务器耍 “手段”,我国将面临怎样的危机? 这不是危言耸听的设问,而是曾经摆在现实中的难题,根服务器就像互联网世界的总指挥部,负责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全球的13台逻辑主根,绝大多数都掌握在美国手里,中国早年处于“零控制权”的局面。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美国就通过控制互联网关键节点,让伊拉克在网络世界一度“消失”,2019年,伊朗也遭遇过类似打击,制裁不仅让它的国家顶级域名解析受阻,还波及到金融和能源系统。 事实证明,一旦根服务器被人为动手脚,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可能瞬间停摆,中国过去只能通过在北京、上海等地搭建镜像节点来缓解风险,但这终究是补丁式的方案,直到2016年,中国主导的“雪人计划”启动,通过部署IPv6新型根服务器,才在根本上打破了美国长期的独占格局,今天已经拥有4台新根服务器在手。 再加上国内云计算、卫星互联网的多重保障体系,网络安全才逐渐站稳了脚跟,看到这,你觉得如果没有这一步步布局,中国的网络安全会有多被动? 话题引出后,真正值得讨论的是背后的博弈,有人会问,美国真能随意掐断中国的网络吗?从技术角度看,根服务器确实可以限制域名解析,让网站无法被正常访问,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完全中断。 国内的网络访问,大部分其实是依赖运营商的递归DNS和缓存,镜像节点的存在让绝大多数常用域名能在境内顺畅解析,换句话说,网络被掐断的恐慌有夸大成分,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真正危险的是控制权长期在别人手里。 伊朗、委内瑞拉的遭遇告诉我们,一旦你完全依赖别人的体系,对方就能精准卡住你的命脉,更深层的博弈还在服务层面,美国的云计算平台长期处于霸主地位,如果AWS、谷歌云等关闭接口,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冲击。 这一点上,中国的应对同样很有意思。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平台快速壮大,不仅满足国内企业需求,还逐渐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这意味着未来在算力和生态上,中国有可能摆脱被人拿捏的局面。 另一方面,卫星互联网的加速部署更像是兜底的保险,如果地面光缆、数据中心在极端情况下被破坏,低轨卫星能确保指挥、金融、应急通讯不至于陷入黑暗,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安全感。 网络安全不是一时的口号,而是一场长期的战略较量,根服务器的话语权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地位,云计算和卫星网络的自主化决定了数字经济能否稳住根基,从被动补丁到主动出击,中国正在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径。 这条路也许艰难,但背后是一种不容逆转的趋势:只有把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在关键时刻被人卡脖子,真正的安全不是别人恩赐的自由,而是自己创造的底气,你觉得未来十年,中国能在互联网的底层架构上彻底实现独立吗? 参考资料:新京报——美国拥有“根服务器”霸权,其他国家如何“破防”|新京智库
美国这几年为什么衰落得如此之快?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