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西安,留长辫、穿西式军服的孩子们正在操练正步。 清末新政启动后,“编练新军”成为核心举措之一,西安作为西北重镇,也开始效仿西方军事制度训练新式军队,甚至延伸到对青少年的军事启蒙,如新式学堂的体操课、民间团体的军事训练。 但与此同时,这种“身体符号的矛盾”——代表近代化的军服与象征封建礼教的发辫并存,也反映了清末社会的“新旧杂糅”特征,他们接受了新式训练模式,却仍被束缚于旧有习俗,成为时代转型中“半新半旧”的微观缩影。 这种矛盾最终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垮台和剪辫令的推行才得以消解,也印证了近代中国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文化变革”的渐进性与必然性。
1906年西安,留长辫、穿西式军服的孩子们正在操练正步。 清末新政启动后,“编
不是旧闻鸭
2025-10-07 00:47:2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