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粉丝问我,日本政坛走马灯似的换,中日关系会不会变?其实答案早就写死了——谁上都一样。 不是看低日本政客的能力,而是日本的外交舵盘从根上就不在自己手里。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像根无形的绳子,一头拴着驻日美军基地,一头牵着日本的安保政策,哪怕是喊着“强硬对华”的政客,真要拍板时也得先看华盛顿的脸色。这种被绑定的处境,决定了日本外交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无非是换个人念同样的稿子。 倒是有人说高市早苗上台是坏事,我反而觉得是“好事”。咱们从来不怕“癞蛤蟆式”的对手,比如蔡英文之流,跳得越欢越容易暴露本性,反而让大家看清“台独”的真面目。真正麻烦的是马英九这种看似“温和”的角色,你跟他讲原则,他跟你谈“温情”;你跟他划红线,他跟你扯“两岸一家亲”,这反而让我们在策略上多了层顾忌,拉不下脸来下狠手。高市早苗这种立场直白的“硬茬”,反而让局势更透明,不用猜来猜去。 更值得说的是93之后国民党的访日动作,这哪是什么“两岸交流”,分明是给“惠台政策”泼了盆冷水,也帮我们拆穿了一个假象。有些台湾政党嘴上喊着“一中”,行动上却在给外部势力递投名状。现在谁再跳出来喊“大举惠台”,不用别人说,大家都能看清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根本站错了队。这种“撕破脸”的时刻,反而逼着我们调整策略,把政策的重心放回“以我为主”上,不是坏事。 还有人担心小泉纯一郎这类“根正苗黑”的政客上台会更难对付。其实大可不必,小泉的“软”是表象,背后的算盘很精,既想讨好美国,又想稳住中国市场,这种左右摇摆的心态反而容易露出破绽。真要是他上台,未必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搞不好还会因为平衡不好各方利益,先把自己陷进去。 说到底,现在的局势对我们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顺风时,我们能借着实力优势稳住阵脚,把主动权握得更紧;逆风时,外部的压力反而能变成内部的动力,逼着我们补短板、强根基。不用盼着“西安事变”式的意外,也别等什么“内部起义”的奇迹,国际博弈从来都是“实力说话”。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经济、科技、国防,每多一分实力,我们在棋局上就多一分底气。 毕竟,所有变量,最终都会变成我们的增量。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日本防卫省官员担心爆发战争,希望民众不选高市早苗】日本自民党总裁选即将开始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