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是教师晋级职称的条件之一。而“课题”的真实性以及含金量饱受争议。 “课题

浅笑安然岁月暖 2025-10-05 10:00:57

“课题”是教师晋级职称的条件之一。而“课题”的真实性以及含金量饱受争议。 “课题”是有等级的。从认可角度来说分成“市/省/国家”级别。 从课题管理的机构来说,比较复杂了。基本由行政机构立项和民间学术组织立项。 行政机构的指教育局/教育厅/教育部管辖下的科研机构。比如科研规划领导办公室(小组),这个是正规的。 民间组织机构就比较复杂了,如教育学会以及教育学会分会组织的课题,这个也算正规的,但是跟行政机构差点层次。 还有一大部分是在民政局注册的学术组织,这些组织就特别混乱了。基本是以盈利为目的。 还有一部分是出版集团搞的课题。比如一些教育的报社,期刊杂志。 很多民间学术组织打着课题“幌子”,推销的是出版物,或者借助课题搞学术活动,然后大敛钱财。 现在,且不论这个课题是谁组织的,有没有权威。就说发放的课题证书有多少是价值的。 真正搞科研的人不多,一般说课题主持人那个应该是真实的,但是还要看是哪个机构下发的。 比如说,子课题的主持人证书。这个基本是“坐车”的,参与人课题的证书(课题组成员)更是“坐车”的。 举个例子说,某省教研员立项一个课题,他要求各市教研员或者各市学校的要申报他的子课题。省教研员有这个号召力,于是他可以掌握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有的学校确实干了不了事,而有的啥也没干。 但是结题的时候,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可以“坐车”。把名字写上去就可以了。 但是,获得的证书是子课题的证书,而且是教育研究院的内部认可的。这个基本是糊弄人的,大部分地区评职是不承认的。 现在教育系统课题比较混乱,什么机构都可以立项,谁都可以发证书。 从基层学校看,好多老师得到课题是参与子课题的参与者证书。并且发证机构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业务机构或者民间学术组织。 如果,想得到教育行政机构认可的课题,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