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的儿子郭暖,有一次喝多了,把骄纵泼辣的升平公主打了,并痛骂道:“不要仗着你爹是皇帝,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我爹不愿做皇帝呢!”升平公主立马进宫哭诉,说郭家恃功犯上,大逆不道。 这年长安的冬天特别冷,汾阳王府里却热闹得很。郭子仪过七十大寿,皇帝特意赏了御酒,儿子女婿们都回来祝寿。宴席摆了几十桌,连院子里都搭了棚子。 郭暖和升平公主坐在主桌旁边一桌。按规矩该公主坐主桌,可她嫌那桌老臣多,说话没意思,硬拉着郭暖坐这边。郭暖心里不痛快——自从三年前娶了这公主,家里规矩全乱了。父亲见公主要行礼,吃饭公主先动筷,连睡觉都得看公主心情。 “驸马,给我剥个虾。”升平公主用筷子点点盘子。她今年二十二岁,穿着杏黄宫装,头发梳得溜光,说话时眼睛不看人。 郭暖没动弹:“自己没长手?” 桌上瞬间安静了。几个妯娌互相使眼色,都不敢吭声。升平公主脸一沉,把筷子啪地放下。这时郭子仪正好看过来,朝儿子使了个眼色。郭暖咬牙剥了只虾,扔进公主碗里。 宴席进行到一半,郭暖已经喝了不少。他酒量本来就好,今天心里憋闷,喝得更凶。升平公主在旁边和妯娌说笑,声音尖尖的:“宫里新来了个岭南厨子,做的蟹黄包子才叫绝,改日请你们尝尝。” 郭暖的妹妹插话:“嫂嫂好福气,我们想吃还吃不着呢。” “这有什么,”升平公主挑眉,“明天我让厨子来府上做就是了。反正我在宫里也吃腻了,倒是你们该尝尝鲜。” 这话说得几个妯娌脸上挂不住。郭暖猛地灌下一杯酒,酒杯重重一顿。升平公主瞥他一眼:“驸马这是跟谁置气呢?” “我哪敢置气。”郭暖冷笑,“公主殿下肯下嫁到我们郭家,是我们祖上积德。” 这话带刺,桌上更静了。升平公主脸上挂不住,起身要走。郭暖借着酒劲,一把拉住她手腕:“寿宴没完,你要去哪?” “放手!你弄疼我了!”升平公主尖叫。 拉扯间,郭暖真动了火气,挥手推了她一把。升平公主没站稳,摔在地上,发髻都散了。满院子宾客都看过来,乐师连曲子都忘了吹。 “你打我?”升平公主不敢相信地瞪着郭暖,“你敢打我?” 郭暖酒劲上头,指着她鼻子骂:“打你怎么了?整天摆公主架子!要不是我爹不愿做皇帝,轮得到你爹坐龙椅?你神气什么!” 这话出口,全场死寂。郭子仪脸色煞白,手里的酒杯啪嗒掉在地上。升平公主爬起来就往门外跑,头发散着,哭得撕心裂肺。 当夜,郭子仪把儿子捆了,亲自押到皇宫请罪。唐代宗李豫在偏殿见的他们,升平公主跪在旁边哭诉,说郭家要造反。 郭子仪磕头请罪,说儿子酒后胡言,罪该万死。唐代宗半天没说话,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着。 “郭暖,”皇帝终于开口,“公主说的是实情?” 郭暖酒早醒了,浑身冷汗:“臣罪该万死…” “朕问你是不是实情!” 郭暖伏地不敢抬头。殿里静得能听见灯花爆开的声音。这时郭子仪突然解下腰带,双手奉上:“老臣教子无方,请陛下治罪。” 唐代宗看着那条代表兵权的腰带,又看看哭成泪人的女儿,最后叹了口气:“小孩子打架,何必当真。公主先回后宫去。” 升平公主不敢相信:“父皇!他说…” “回去!”皇帝突然厉声。升平公主不敢再说,哭着跑了。 唐代宗走下龙椅,扶起郭子仪:“老令公这是做什么?孩子们闹脾气,我们当大人的还要跟着闹?” 郭子仪老泪纵横:“老臣该死…” “罢了罢了。”唐代宗亲手给他系回腰带,“郭暖罚俸半年,闭门思过一个月。公主朕自会管教。” 事情就这么了了。但郭暖回家后,郭子仪动了家法,打得他半个月下不了床。 升平公主在宫里住了一个月才回府,回来时低调多了,至少不再当众让郭暖难堪。 后来有人问郭子仪,当时怕不怕皇帝翻脸。老令公说:“陛下真要治罪,就不会让我们进宫了。” 倒是郭暖经过这事,成熟了不少。后来夫妻俩感情反而好了,生了好几个孩子。 升平公主活到六十多岁,临终时还拉着郭暖的手说:“那年要不是父皇英明,咱们这个家就散了。” 郭子仪活到八十五岁,死后陪葬皇陵,哀荣至极。 只是每次宫里宴饮,唐代宗总让郭暖坐远些——倒不是还记仇,是怕他喝多了又胡说。 这场风波看似过去了,可明眼人都看出来,从那以后郭家更加谨慎。 郭子仪晚年门都不出,儿孙们的婚事也尽量不找权贵。 也许老令公心里明白,功高盖主的人家,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倒是小两口的吵闹,阴差阳错地让皇帝放了心——真要有异心的人,哪会这么沉不住气呢?
郭子仪的儿子郭暖,有一次喝多了,把骄纵泼辣的升平公主打了,并痛骂道:“不要仗着你
放点糖呗
2025-10-03 21:09:28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