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终于知道害怕了 当初他们帮助美国搞我们国家的中兴和华为 我们还给他们留了一点脸面,在市场留了一部分的份额给诺基亚和爱立信 但现在,他们非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们也没办法了 现在宣布限制供应商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大家就各玩各的吧 这话听着解气,但背后的门道比单纯“反制”要复杂得多。所谓“留脸面”的市场份额,其实早就在行业迭代中悄悄变了味。2020年爱立信还靠中国的5G合同赚得盆满钵满,销售额涨了18%,诺基亚大中华区营收也接近22亿欧元。可到2025年,这两家加起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剩3%,眼看就要归零。 不是我们突然变脸,是市场和技术早给出了答案。华为、中兴的设备性价比摆在那,交付速度又快,加上国内通信产业链越来越硬气——中际旭创、新易盛这些企业的市值都奔着几千亿去了,从天线到光模块全能自己造。反观诺基亚,2025年上半年大中华区销售额还降了23%,早就跟不上中国市场的节奏了。 欧洲那边更不是铁板一块。欧盟嘴上把华为、中兴列为“高风险供应商”,实际31个已部署5G的欧洲国家里,15个超过三分之一的基站都靠华为技术。德国去年还修改了政策,删掉“可信国家”条款,等于悄悄给中国厂商开了门缝。他们心里清楚,真要彻底踢开华为,自家的5G建设成本得涨一大截,农村地区的信号覆盖更是没着落。 真正的推手其实是美国。从搞“清洁网络计划”逼欧洲排除中企,到阻挠中资参与海底电缆铺设,美国一直把通信基础设施当成地缘博弈的武器。可欧洲跟着起哄的代价,是自己被架在火上烤:一方面要应付美国的压力,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市场,现在还得承受诺基亚、爱立信丢单的连锁反应。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底气变了。刚完成的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模块验证,意味着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离落地不远了;紫金山实验室的6G试验网都实现了10倍于5G的连接能力。这些突破不是靠赌气来的,是多年砸研发攒下的家底。 与其说欧洲“害怕了”,不如说他们终于尝到了被夹在中美之间的滋味。当初跟着美国起舞时,没算过技术依赖和市场利益的账。现在我们只是顺着市场规律做选择,倒成了“罚酒”?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跟你说,我刚从解放碑苹果店出来,玩了半天那个新的iPhone17ProM
【76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