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前高官警告:“我们一直不敢面对现实,以为中国会宽宏大量,不把我们卷入未来的冲突……如果北京真要攻打台湾,他们必须控制巴士海峡,而要这么做,他们得先占据巴丹群岛中处于战略位置的主要岛屿。” 巴士海峡的北边是台湾的兰屿,南边就是菲律宾的巴丹群岛,宽约185公里,水深能到2000到5000米,刚好能让核潜艇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航,是解放军海空军进出太平洋的两条主要通道之一。 另一条宫古海峡被日本和驻冲绳美军盯得死死的,那边部署了大量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战机起飞拦截最快只要10分钟,想过都得被扒层皮,所以巴士海峡就成了更关键的通道。 要是真有冲突,不管是派兵还是运物资,都得走这条道,控制不住它,就等于给对手留了可乘之机,外面的势力能通过这里插手,里面的补给线也可能被切断,这是军事上的基本常识。 菲律宾前高官说的一点没错,这群岛距离台湾本岛还不到200公里,比菲律宾开放给美军的吕宋岛基地近了整整一半——要知道,吕宋岛的拉罗机场到台湾得400多公里,战机飞过去要半小时,可从巴丹群岛出发,以歼-16的速度算,15分钟就能到台湾东部海域,这个时间差在战场上足以改变战局。 美军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去年搞的“肩并肩2024”演习里,特意把拉罗机场当成跳板,派“支奴干”直升机往巴丹群岛跑,还演练了“海马斯”火箭炮的快速部署,明摆着就是在测试怎么用这群岛卡住巴士海峡。 更直白的是,他们还在吕宋岛北部部署了NMESIS陆基反舰导弹,射程刚好180到200公里,站在巴丹群岛往海峡里打,刚好能把整个航道封死,这算盘打得简直能从马尼拉响到北京。 水下的较量更明显,巴士海峡的深水航道是战略核潜艇的“隐身走廊”。美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去年就大摇大摆从这儿过,带着154枚“战斧”导弹,射程1600公里,要是从巴丹群岛附近发射,能覆盖整个台海地区。 但这潜艇不敢潜航,只能浮在水面走,为啥?因为解放军在这一片的反潜网早就织好了,从天上的无人机到水下的声纳浮标,连商业卫星都能把它拍个正着,真藏水里说不定就成了“活靶子”,跟当年“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山一个下场。 这反过来也说明,谁能站在巴丹群岛上,谁就能掌握水下的主动权——往海里扔点反潜设备,就能把对方潜艇的行踪摸得明明白白,就像美军之前在仁爱礁附近投的那些玩意儿,专门盯着潜艇信号,这要是放巴丹群岛周边,解放军的水下力量就得处处受制。 解放军这些年的行动早就印证了巴士海峡的重要性。2024年7月那次绕台演习,双尾蝎无人机第一次顺时针绕台,特意贴着巴士海峡飞,这无人机航程7000公里,能盯35个小时,就是在测试能不能全天候监控这道通道。 到了2025年,巡航里的无人机比例都升到40%了,夜间还带着激光制导炸弹搞模拟攻击,58架次军机、9艘舰艇围着转,说白了就是在演练“关门打狗”的本事,防止有人从这道口子钻进来捣乱。 菲律宾前高官说“中国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戳破了一层窗户纸——巴丹群岛这地方早就不是普通的荒岛了,它是巴士海峡的“咽喉锁”,而巴士海峡又是台海冲突的“补给线生命线”。 美军把基地建在吕宋岛还不够,非得往巴丹群岛凑,搞“空中突击”演练,说白了就是想攥住这把锁。但他们可能忘了,解放军的“东风-17”射程2500公里,从大陆这边就能覆盖巴丹群岛,真到了那一步,别说占岛屿,就算部署了导弹也未必能保住。 2025年“海峡雷霆”演习里,火箭军都参与了联合封锁,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巴士海峡的门,得由我们自己看,谁也别想过来插一杠子。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个简单的军事常识:打仗讲究“扼喉制敌”,巴士海峡是台海的“喉管”,巴丹群岛就是扼住喉管的“手”。控制了巴丹群岛,就等于关上了巴士海峡的门,既能挡住外面的干涉势力,又能保住里面的补给线,这比在别的地方摆多少兵都管用。 菲律宾前高官能看清这一点,说明还是懂点门道的,毕竟谁也不想自家门口变成别人的战场,但这“咽喉锁”的重要性,恐怕不是光靠“不敢面对”就能躲过去的——毕竟在战略要地面前,从来没有“宽宏大量”的余地,只有谁能先把主动权攥在手里。
越南派出三路人马,分别赶赴中美菲三国,苏林想在南海玩一手左右逢源? 越南这波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