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在蜀汉是"吉祥物"?官比张飞大却没兵权,不,马超其实一直在被刘备重用! 问大

五代十国志 2025-10-01 23:24:09

马超在蜀汉是"吉祥物"?官比张飞大却没兵权,不,马超其实一直在被刘备重用! 问大家一个问题:"马超在蜀汉是不是纯挂名?官比张飞大,咋连仗都指挥不动? 有人说他是"徒有虚名的花瓶",也有人急得拍桌:"人家可是凭一张脸吓降刘璋的主儿!" 我发现这事比"谁是三国第一猛将"还复杂。马超的处境,像极了现代职场里那些"顶着总监头衔干执行"的能人:名号响当当,实权却攥不紧。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位"锦马超"在蜀汉的真实日子,为啥会落得"高官无权"的矛盾结局? 一、官比张飞大,为啥连支嫡系兵都没有? 先看组硬核对比:刘备称汉中王时,马超是骠骑将军,官阶比张飞的"车骑将军"还高半头;刘备称帝后,他更是领衔百官给皇帝上劝进表,相当于"公司上市第一签字元老"。 可这么大的官,咋连支能打的队伍都指挥不了? 最扎心的例子是214年围成都。刘备派马超带兵去"吓唬"刘璋,结果刘璋听说"锦马超"来了,当场开城投降。这时候马超的作用像啥?活广告!《三国志》里写得明白:"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他还没动手,刘璋先吓破了胆。刘备要的就是他西北羌胡的威望,压根没打算让他带兵冲锋。 再看218年汉中之战,马超和张飞一起出兵武都,结果被曹洪揍得灰头土脸。打完这仗,史书里再没提他单独领兵的事儿。反观关羽镇荆州、魏延守汉中,哪个不是手握十万大军? 为啥?《三国志》里藏了答案:"超背父弃亲,羌胡不附。"当年他为了反曹操,直接抛弃了留在邺城的族人,结果全家二百多口被曹操砍了头。这事搁谁心里都膈应——姜叙的母亲就骂他:"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 二、从"西北狼"到"背景板",他的口碑咋就崩了? 马超在凉州时有多猛?潼关之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吓得曹操喊"马儿不死,吾无葬地"。可到了蜀汉,咋就成了"存在感稀薄"的符号? 问题出在他自己和时代的偏见里。 第一桩原罪:家族血仇的"道德污点"。他为了反曹,置族人性命于不顾,这事被杨阜戳脊梁骨:"马超有勇无义,强则强矣,终不可久。"在重视忠义的三国,这标签贴上就撕不掉。 第二桩硬伤:职场人缘差。彭羕被刘备贬官,找马超吐槽"老刘这老板不行",马超转头就告发。结果彭羕被处死,马超也落了个"卖队友"的名声。《华阳国志》记:"超惧罪,谢羕,羕曰:'卿才兼文武,当保富贵。然吾受刘主厚恩,当以死报,卿勿复言。'超乃密白备,备怒,遂诛羕。" 但马超真的一无是处吗?非也。他帮刘备稳住了西北羌胡,相当于给蜀汉北边安了道"防盗门"。后来诸葛亮北伐,羌胡部落愿意支援,多少沾了马超当年的光。这些功劳,都被他"吉祥物"的标签盖过了。 三、他的结局,藏着最真实的生存启示 马超在蜀汉活了47年,最后病逝时,儿子马承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没啥记载。临终前他给刘备上疏:"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读着这段,突然有点鼻酸。他一辈子都在证明自己,可到死都没摆脱"家族血仇"和"反复无常"的标签。 但换个角度想,马超的"吉祥物"身份,何尝不是乱世里很多能人的缩影? 但马超的"不甘"也值得敬佩——他在蜀汉的日子里,从没放弃过为家族正名。哪怕没兵权,也要帮刘备稳住西北,也算给族人争了口气。 结语:历史从不会辜负拼尽全力的人 说马超是"吉祥物",确实委屈了他。他有勇冠三军的本事,有威震西北的资本,只是生逢乱世,撞上了刘备的权术和自己的口碑短板。 但历史最温柔的地方在于,它记得那些拼尽全力活着的人。千百年后,我们依然记得那个"阻戎负勇"的锦马超,记得他"西凉铁骑"的传说,记得他在蜀汉虽难却依然努力的身影。 所以,别再说马超是"吉祥物"了。他是三国里最清醒的理想主义者,也是最让人心疼的悲剧英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身处泥淖,也要守住内心的火种——这或许就是乱世里最珍贵的生存智慧。 #三国演义# #蜀汉# #马超# #为什么刘备迟迟不重用马超和赵云#

0 阅读:0
五代十国志

五代十国志

乱世中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