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拉拢失败!巴基斯坦亮明终极立场,美国防长直言遗憾。刚从白宫微笑离开,转头就给中国送上定心丸! 说起巴基斯坦这国,夹在南亚的复杂地带,总得在美中两大块头之间找平衡。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巴基斯坦刚跟美国那边谈完,就立马转头强化跟中国的合作,这让美国那边有点下不来台。事情得从2025年9月下旬说起,那时候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带着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去华盛顿,跟美国新上任的领导层聊了80分钟。会谈本来是想谈防务和经济援助,美国那边抛出了一些承诺,比如加强军事合作和投资支持,但巴基斯坦的态度很清楚,没松口。转眼间,巴基斯坦规划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就跟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见了面,重申中巴经济走廊的升级计划。这波操作,直接把美国的拉拢计划给搅黄了,美国前防长劳埃德·奥斯汀在卸任前还公开表示遗憾,说这种选择会影响区域稳定。 巴基斯坦经济这些年一直磕磕绊绊,通胀高企、外债堆积,急需外资进来拉一把。美国作为老牌强国,自然想趁机插一手,尤其在印太战略上,巴基斯坦的位置太关键了,扼守着印度洋入口。要是能拉拢住,就能卡住中国“一带一路”的咽喉。过去几年,美国没少下功夫,从2021年就开始跟巴军方高层频繁通话,谈阿富汗撤军后的合作,到2022年批准F-16战机维护资金,再到2023年奥斯汀亲自接见巴陆军参谋长,焦点都是防务伙伴关系。奥斯汀那时候强调,长远来看,美巴防务合作能帮巴基斯坦稳住边境,还能分担反恐压力。但说实话,这些承诺听起来响亮,落实起来总拖拖拉拉。巴基斯坦拿到的援助多是军事倾斜,经济上没多少实惠,5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听起来不少,可跟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砸下的真金白银比,差远了。 中国这边呢,从2013年启动中巴经济走廊到现在,已经投了600多亿美元,建了17个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8000兆瓦,直接解决了巴基斯坦的电力荒。拿2025年来说,5月30日,伊克巴尔就主持了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的巴方筹备会,讨论第二阶段的产业转移和人力资源开发。9月15日,又在苏基基纳里水电项目一周年庆典上,伊克巴尔点名表扬这个884兆瓦的工程,说它不光拉动了经济增长,还加强了中巴友谊。项目一投产,就给当地带来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周边村庄的电灯终于亮堂了。这不是空谈,数据摆在那儿:走廊第一阶段的公路、港口、电站,已经让巴基斯坦GDP多出2个百分点。相比美国那些口头支票,中国是实打实的落地,建的不是大饼,是真能用的基础设施。 巴基斯坦为什么这么选?说白了,就是算经济账。国家穷,民生第一,得看谁给的钱能马上见效。美国拉拢的算盘打得精,想用防务换经济影响力,但巴基斯坦不傻。过去阿富汗战争,美国扔了那么多钱,最后撤走时留下一堆烂摊子,巴基斯坦边境乱成一锅粥,花了几年才稳住。奥斯汀2022年访巴时,还承诺加强联合演习,可落实到2025年,美巴军事合作还是老样子,没新突破。反观中国,走廊项目覆盖能源、基建、交通,全链条支持,还帮巴基斯坦培训技术工人。伊克巴尔在9月26日的北京会晤中,直言走廊2.0要转向绿色工业化和低碳发展,这跟巴基斯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得上号。巴方甚至指示研究中国产业转移趋势,匹配本国出口优势,打算把中国过剩产能引进来,建工厂、搞加工,创造更多岗位。 这事儿对美国来说,确实遗憾。奥斯汀卸任前,在一次内部简报中摇头叹气,说巴基斯坦的决定会让印太平衡更难维持。他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早几年奥斯汀就警告过,北京在南亚的基建投资会“侵蚀”区域安全。但事实证明,美国的担忧多是战略焦虑,巴基斯坦选中国,是因为后者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像美国总想捆绑反华阵营。2025年9月的美巴会谈,本来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第一次高层接触,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都到场,谈得挺热烈,巴方还发了合影,特朗普竖大拇指笑眯眯。但会后声明里,巴基斯坦只提了“愉快氛围”,没提任何具体承诺。这等于变相拒绝了美国的橄榄枝。印度媒体一看就急了,《印度时报》酸溜溜地说,这是美国50年来对巴基斯坦的最大转向,以前特朗普还骂巴是“恐怖窝点”,现在却这么热情。 巴基斯坦这步棋走对了。9月底,北京刚跟巴签了联合声明,继续推进走廊能源合作,还延伸到农业和人力资源。巴方计划2026年办第二届中巴政党论坛,商量走廊的政党共商机制。这意味着合作更深层,不止政府间,企业间也要对接。伊克巴尔强调,利用中国市场地图,帮巴出口纺织和农产品,目标是平衡贸易逆差。相比之下,美国的援助计划还在国会卡壳,预算审查一拖再拖。奥斯汀的遗憾不是白说的,美方得反思,为什么拉不动南亚这关键棋子。归根结底,国际关系不是零和游戏,巴基斯坦选中国,是因为它更接地气,帮国家实打实过上好日子。
伊朗看着沙巴共同战略防御协议,终于明白自己的处境了!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的那个“核
【41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