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主席候选人辩论会上,郝龙斌提出“和中”,郑丽文主张“和陆”,虽仅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郑丽文对表述的纠正,具有其合理性与正确性。 从台湾的现实处境来看,“和陆”的表述更能精准反映两岸关系的本质。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陆”字直接指向中国大陆,强调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血脉相连与不可分割。 “和陆”意味着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谋独”幻想,以务实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和处理两岸事务。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只有与大陆和平相处、加强交流合作,台湾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比如在经贸领域,两岸的交流合作让台湾众多企业受益,为台湾民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相比之下,“和中”的表述模糊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要义,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误解。郑丽文主张“和陆”,是基于对两岸关系的深刻认知和对台湾未来发展的长远考量。这一理性的主张,若能得到广泛认同和践行,将有助于缓和两岸紧张态势,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融合发展的方向迈进,让台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共享发展红利。 然而,在台湾复杂的政治生态中,要让“和陆”主张得到广泛推行并非易事。那些“台独”势力为了一己私利,不断制造对立、煽动仇恨,企图破坏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他们害怕“和陆”会让台湾民众看清两岸同属一家的事实,从而失去其操弄“台独”议题的土壤。 但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割裂的。越来越多的台湾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和陆”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奔走呼吁,希望能为两岸关系的改善贡献力量。 未来,随着大陆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台湾民众也将更直观地感受到与大陆携手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和陆”主张必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响应。我们期待着台湾能够早日摒弃“台独”枷锁,真正与大陆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篇章,让两岸同胞在和平、稳定、发展的环境中共享幸福生活。
会见郑丽文之后,王金平提出了三个要求!10月1日,根据岛内媒体报道,在郑丽文会见
【55评论】【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