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查了一下韩国瑜! 不得不说!韩国瑜的家族史真的很传奇! 先说他爹韩济华,这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1 11:21:10

刚刚查了一下韩国瑜! 不得不说!韩国瑜的家族史真的很传奇! 先说他爹韩济华,这老爷子可是跟日本人真刀真枪拼过命的。河南商丘虞城走出来的穷小子,年轻时已经考上了师范,本来能安安稳稳当老师过一辈子。 1937 年日军全面侵华,18 岁的韩济华再也坐不住了,他二话不说就放弃了教职报名参了军。因为脑子灵光又肯吃苦,韩济华从迁到长沙的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学生队起步,一步步摸到了黄埔军校的大门,成了第 17 期装甲兵科的学员,专门学习当时最金贵的坦克技术。 紧接着,随着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韩济华就跟着十万大军踏上了异国战场。缅甸的丛林比迷宫还要复杂,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坦克在里面根本展不开拳脚,所谓的战术说白了就是 “冲、压、碾”,因为视野太差,坦克兵常常得孤军深入,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日军伏击的活靶子。 韩济华亲身经历了惨烈的瓦鲁班战役,这场仗打得有多凶?日军王牌第十八师团在这儿被打得几乎全歼,光是伤亡就超过两万人,而中国远征军为了胜利付出的代价更大,整个入缅作战期间,先后投入的四十多万官兵里,有二十多万人伤亡,十一位将军都战死在了沙场。 韩济华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还一路升到了上尉军衔,这可不是靠运气,完全是把命拴在裤腰带上换来的。 可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内战就爆发了。内战结束后,韩济华跟着部队退到了台湾,他住进了竹篱搭墙、茅草盖顶的眷村,昔日在战场上立下的赫赫战功,到了台湾之后只换来了一个 “荣民” 的身份。 “荣民” 是台湾对退伍士兵的称呼,当时像韩济华这样随部队来台的士兵有六十万之多,他们大多在台湾没有亲人,又缺乏其他谋生技能,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虽然台湾当局后来成立了 “退辅会”,建了农场和 “荣民之家” 安置这些老兵,但韩济华心里始终装着河南老家。 直到 2001 年,已经年迈的韩济华才在儿子韩国瑜的陪同下回到河南虞城,终于给先人修了坟、立了碑,了却了几十年的心愿。可惜这份乡愁刚得到慰藉没两年,韩济华就去世了。 想想韩济华这一辈子,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18 岁扛枪打鬼子,在缅甸丛林里九死一生,为国家流过血、立过功;到了台湾之后却在眷村过着清贫日子,把儿女拉扯大;直到晚年才踏上故土,没享几年福就走了。 他的故事不是个例,当年那六十万荣民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他一样,把青春献给了战场,把乡愁埋在了心底。 这些老兵的故事里,藏着的是跨越海峡的家国记忆,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现在再看这些往事,更能明白两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这份血脉亲情从来没断过。 大家觉得这份跨越海峡的乡愁,是不是最该被珍视的情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阅读:1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