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母亲心呦 在大湾区晚会,小酒窝和解晓东合唱《中国娃》,举话筒唱两句发现没声音 孩子攥着话筒僵了两秒,紧接着把话筒转向观众席 耳麦里没自己的声音,她歪着脑袋晃了晃话筒,又凑到嘴边试了试,眼尾瞬间红了 小酒窝是张庭和林瑞阳的女儿,2015年出生,今年刚九岁。之前跟着妈妈上《妈妈是超人》,扎羊角辫跑着追小狗的样子,圈了好多“姨母粉”。这次大湾区晚会,是妈妈带她来“体验舞台”,提前三天就开始练歌词——“黑眼睛黑头发,我生在大中华”,每晚写完作业都要唱两遍 导演组的彩排流程里,合唱节目要试音。但工作人员觉得“孩子小,不用那么麻烦”,没带小酒窝走一遍。上台前直接塞给她一个话筒,没说“这是假的,不用真唱”。她攥着话筒站在解晓东旁边,盯着舞台灯,深吸一口气开始唱——结果没声音 孩子的第一反应是“我错了”。她把话筒递向观众席,听到底下传来自己的回声,赶紧收回来,手指绞着礼服裙角,眼泪吧嗒掉在话筒上。解晓东见状,赶紧把自己的话筒递过去,小声说“用我的”,她才抽着鼻子继续唱 为什么晚会总让孩子掉进“话筒陷阱”? ①工作人员流程偷懒,试音环节跳过孩子,觉得“反正有大人带” ②怕孩子现场忘词跑调,干脆提前录好音,却没跟孩子讲“你只要张嘴” ③沟通时用“大人逻辑”,说“摆个样子就行”,孩子听不懂,以为要“真唱到出声音” 当妈的都懂,孩子攒了三天的劲,上台前还跟你说“妈妈我会唱得很响”,结果话筒没声——那种“我是不是没做好”的自责,比被骂还扎心。小酒窝不是“星二代工具”,是早上要吃热牛奶、放学要抱玩偶的九岁孩子。她想要的,不过是“我好好唱,大家能听到” 有网友说“这孩子被妈弄成网红,该上学偏要跑晚会”,其实小酒窝在上海读国际学校,每天早八晚五背单词,这次是妈妈带她“玩一次舞台”。递话筒的动作,是孩子本能想确认“我的声音去哪了”,不是“老练”,别用大人的功利心猜孩子 我觉得这事最寒心的,是大人的“敷衍”。导演组一句“没沟通”,把孩子的认真变成“笑话”。星二代的标签没给她特权,反而让大家盯着“她会不会出错”。但说到底,她就是个想“好好唱”的孩子,大人的疏忽,不该让她用眼泪学“规则” 你家孩子参加活动遇过这种委屈吗?换成你会怎么做?
这个老母亲心呦 在大湾区晚会,小酒窝和解晓东合唱《中国娃》,举话筒唱两句发现没声
星星不吃瓜
2025-09-30 18:15: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