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海(1897-1938),名文超,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滇军将领。[祈祷][祈祷][祈祷] 刘北海生于云南西畴的一个乡绅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曾师从当地名士杨必昌。他先后在西洒、文山、昆明攻读"新学",后怀抱军事报国的理想,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七期步兵科。在讲武堂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为后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讲武堂毕业后,刘北海先后在昆明、成都、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军校或部队担任教官、参谋等职。长期的军旅生涯使他结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开阔了眼界,成为一名进步、开明的军人。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刘北海正在上海任教。他应十九路军和上海市的约聘,出任上海抗日学生军大队长,带领学生军出入苏州河两岸前线,积极支持十九路军保卫上海。 淞沪停战后,刘北海辗转到四川成都刘文辉部任职。当时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川军奉命堵截。刘北海不满国民党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愿与红军作战,遂借故携家眷返回云南。 受"实业救国"思想影响,刘北海回到家乡后,变卖家产,筹集资金,在文山马塘的侬人河中修建大型抽水站,灌溉农田。1936年水利工程动工,到1937年底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云南省政府在组建60军出滇作战后,又决定组建58军。1938年夏,刘北海接到征召命令,毅然决定二次入伍。 临行前,他对家人说:"现国难当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为军人。当报效国家,疆场杀敌,挽救民族危亡,尽炎黄子孙责任。"并嘱咐家人照料其所办实业。 刘北海被任命为58军新编10师2旅4团上校团长。在昆明集训期间,他精心组织训练,常以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的将士为榜样激励官兵。行军途中,他严明军纪,不许扰民。有一次,一名连长向群众勒索钱财,刘北海知道后,将其降为士兵,并责令退还钱财,这一举动深得百姓拥护和官兵信服。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第11师团(部分资料记为第1师团)笠原信雄部沿粤汉线继续南犯。11月1日,58军开往湖北通城东北的崇阳阻击敌人。刘北海奉命率部扼守崇阳桂口市黄土岭一线。 日军出动飞机、大炮、坦克猛攻守军阵地。战斗异常惨烈,阵地上"枪弹炮弹,织成一片火网,敌我双方在网里一会儿进、一会儿退,倒的倒下,血肉在空中飞舞"。我军伤亡营连排长30余人,士兵500多人,敌方伤亡更为惨重。 1938年11月8日下午3时,刘北海站在阵地最前沿的半身堑壕内指挥作战时,不幸头部中弹,壮烈殉国。同时牺牲的还有少尉书记江宏煌(部分资料记作江鸿煌)等人。 刘北海牺牲后,全团官兵悲愤交加,高呼"为刘团长报仇",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机枪二连排长张继忠带领全排士兵与日寇激战两天两夜,在完成掩护全军转移阵地的任务后,与全排士兵一起牺牲在敌人的战车下。 刘北海壮烈殉国后,获得了从地方到国家的广泛纪念和表彰。蒋介石发出唁电,追授刘北海陆军少将军衔。 西畴县政府在县中学南、金钟山前搭起临时高台,召开数千民众参加的追悼大会,会后举行了"反对日本侵略,誓死保卫祖国"的游行示威。 1984年12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刘北海为革命烈士。 1988年,西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郊南疆烈士陵园内为刘北海建墓立碑,以告慰英灵,激励后人。 2015年8月,刘北海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予以国家和人民的永久纪念。 刘北海将军从云南讲武堂走出,历经早期军事教育的熏陶和抗日烽火的锤炼。他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放弃兴办实业的计划,二次从军,最终血洒鄂南,用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真谛。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严于治军、体恤百姓的优良作风,将永远激励后人。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刘北海(1897-1938),名文超,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人。抗日战争中牺牲
史迹奇闻号
2025-09-30 17:39: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