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没有共同富裕,阶层就会固化。”如果5%的人掌握80%的财富,这些人再多的钱也花不完,钱只会堆在股市、房市里炒泡沫。 5%的顶级富豪,手里80%的钱根本花不完!你瞅那奢侈品店,限量版爱马仕包刚上架就被抢空,私人飞机订单排到三年后,可这些钱大部分都在股市、房市里“空转”。 这钱“花不出去”的后果可太惨了:富人区房价十年涨十倍,普通打工族攒一辈子钱也买不起房;国际学校学费年年涨15%,乡村小学却因为没学生快关门了。 更要命的是,钱全堆在虚拟经济里,实体经济没人消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形成“富人炒资产、穷人没饭吃”的死循环。 金字塔底下的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70%的骑手月收入不到6000块,其中35%还得给孩子交学费;某制造业重镇的调查更扎心:85%的工人家庭没存款,家里有人得大病,只能上网众筹。 穷人没钱消费,整个经济都跟着遭殃,某三线城市出现怪现象:商场里全是奢侈品店,普通超市却因为没人买东西倒闭了;电商平台618大促,奢侈品卖得特别好,可日用品销量反而降了20%。 这种“富人钱越来越多,穷人钱越来越少”的扭曲状态,最后把整个市场都拖垮了。 钱全堆在少数人手里,最要命的是阶层彻底不动了,某教育机构跟踪十年发现,重点中学里,爸妈是老板或高管的占比,从2015年的35%涨到2025年的68%。 农村孩子考进“双一流”大学的比例,十年间降了12个百分点,以前说“寒门出贵子”,现在成了“寒门难出贵子”。 社会也跟着撕巴起来了,某网络调查显示,62%的年轻人觉得“努力没用”,43%的人说“对未来没希望”。 面对这全球性的难题,中国琢磨出一套自己的办法,黄奇帆说的“三次分配动态平衡”,现在变成真政策了:初次分配时,重庆试点“要素市场化改革”,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赚钱,2024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涨了15%。 二次分配时,个人所得税改革让年入百万的人多交8%的税,月入5000以下的人不用交税;三次分配时,浙江搞“慈善信托”,有个企业家捐10亿设教育基金,10万乡村孩子受益。 这些招儿还真管用,2025年一季度,全国基尼系数降到0.41,是十年来最低;中产阶级占比从2020年的38%涨到45%,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变成“橄榄球”。 更关键的是,大家心态变了,某调查显示,76%的人觉得“努力能改变生活”,比2020年高了22个百分点。 那些说“市场自己会调节贫富”的,在数据面前根本站不住脚,美国40年来,最有钱的1%的人收入涨了270%,最穷的50%的人只涨了20%;法国“黄马甲”运动、智利地铁涨价风波,全是钱分不均惹的祸。 中国走的共同富裕路,不是“抢富人的钱给穷人”,而是通过改制度让“效率”和“公平”一起涨,西部光伏基地让牧民变成“股东”,职业教育改革让蓝领工资超过白领,数字经济给残疾人提供远程工作,这不是“重新分钱”,是“把蛋糕做大”。 真正的共同富裕,是让每个人都能在时代里找到位置,它允许有人住别墅、有人住公寓,但得保证所有人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它鼓励老板赚钱,但要求他们交税、做慈善;它承认地区有差别,但用产业协作缩小差距。 这种“有差别的共同富裕”,可能不完美,但比任何极端模式都更像人干的事儿,不让努力的人心寒,也不让弱势的人绝望。 毕竟,一个社会的温度,不在金字塔尖有多高,而在底座有多结实,当5%的人不再独占80%的钱,当“共同富裕”从口号变成真事儿,我们才能说:这时代,没亏待任何人。
黄奇帆:“没有共同富裕,阶层就会固化。”如果5%的人掌握80%的财富,这些人再多
掘密探索
2025-09-30 11:51:52
0
阅读: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