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没买万科翠湾中城,不是因为看衰楼市,而是觉得那片地太热闹了——卖房的喊着送树送车位,业主却连暖气都等不到。 现在回头看,我躲过的不是一套房,是一连串没说透的隐患。 冬天没暖气不是临时故障,是开发商压根没跟热力公司签协议。1500户人家,有人靠自购壁挂炉熬过寒冬,有人凌晨三点打电话给物业,得到的回复是“正在协调”。 协调了快一年,集中供暖的管道还没接上。 郑州的冬天不是靠意志力扛过去的,是靠基础设施撑着的。 更没人提的是,房子盖得比规划多了一层。 容积率超标、阳台偷偷外扩,住建部门都发了整改通知,可房本至今没办下来。 你交了钱,住了进去,但法律上你可能还不算真正的主人。 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操作,在很多新盘里藏着,只是没人明说。 房价跌到一万出头,听起来是捡漏,可挂了半年没人买。 不是没人想买,是没人敢买。 谁愿意接手一个冬天没暖气、产权有风险、邻居天天在群里骂开发商的房子? 这不是降价,是资产被贴上了“高风险”标签。 我当初没买,没靠什么内幕消息,只是觉得,一个连基本生活保障都做不好的项目,再漂亮的样板间都像画出来的梦。 现在很多人还在纠结“现在买是不是抄底”,但真正该问的是:你愿意为一个连暖气都给不了的家,押上自己十年的积蓄吗? 有时候,不买,比买更需要清醒。
两年前我没买万科翠湾中城,不是因为看衰楼市,而是觉得那片地太热闹了——卖房的喊着
大气暖鱼鱼
2025-09-30 10:22:45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