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没有赢家,但停火不等于和平。 如今的俄乌战场,像一台烧尽油料却还在空转的机器——双方都动不了,也停不下。 乌军每向前推一公里,就要付出数百条生命,俄军则靠人海填防线,连后备役都快抽干了。 这不是战术较量,是耐力比拼,拼谁先撑不住。 西方说要帮到底,可导弹生产跟不上,F-16飞行员还在训练,援助承诺像一张写满字却迟迟不兑现的支票。 乌克兰的士兵在前线等弹药,后方的医院在等药品,老百姓在等冬天前的暖气。 时间不是盟友,是敌人。 而中国、巴西、印度这些国家没站队,却在悄悄搭桥。 他们不喊口号,不提归还领土,只说“停火、谈下去、别让孩子饿肚子”。 没人觉得他们能主导结局,但他们的存在,让这场战争不再只是两个大国的角力,而成了全世界都厌倦的烂摊子。 真正的停火,不是前线熄火就完事了。 是得有人坐下来,把地图摊开,说清楚:谁的地盘、谁的安全、谁的赔偿,怎么保证不再打? 如果只是暂时休战,下一次,可能就是核威慑下的绝望对峙。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不多,但至少别相信“速胜”或“必赢”的故事。 这场战争没有英雄,只有被碾碎的家庭、被遗忘的伤兵、被涨价的面粉和电费。 和平不是喊出来的,是算出来的——算清楚谁还剩多少人、多少钱、多少耐心,然后,慢慢谈。
中国不是没动作,是动作太低调,你们没看见。2025年,中国派了200名武警去中
【14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