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身上自带3个“止抽开关”,按一按,眨眼、耸肩、清嗓子自然消散! 从医

灵松谈育儿 2025-09-29 08:47:07

孩子抽动症,身上自带3个“止抽开关”,按一按,眨眼、耸肩、清嗓子自然消散! 从医40年,我接诊过太多抽动症孩子,其中不少情况真的让人惋惜。为啥这么说? 因为有些孩子明明年纪小、刚发病没多久、症状也轻,但家长急着快速见效,就早早给孩子用了西药,最后反而陷入停药难的困境。 其实真没必要这么焦虑,孩子脏腑还在发育,哪经得住药物的长期折腾? 对于这类轻微抽动症,咱们不用急着用药,找准3个穴位,按下“止抽开关”,眨眼、耸肩、清嗓子自然慢慢缓解。 1风池穴,缓解耸肩、摇头 位置:就是孩子低头时脖子后面最突出骨头的下方,左右各一个凹陷处。 方法: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在孩子两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在头部两侧固定。顺时针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1-2分钟,每天坚持2-3次。 抽动症多与肝风内动有关,按揉风池穴能疏通颈部经络,平息肝风,让颈部肌肉放松,从而减轻耸肩、摇头等抽动动作。 2睛明穴,改善眨眼、挤眼 位置:让孩子闭眼,用手指摸到孩子内眼角的小凹陷,就是这个穴位。 方法: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按在孩子两侧睛明穴上,用点按的方式,力度一定要轻,每点按1-2秒松开,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做2-3组。 孩子频繁眨眼、挤眼多与肝火上炎、眼部经络不畅有关,轻柔按摩睛明穴可缓解眼部肌肉紧张,清泻眼部火气,让眨眼、挤眼的频率慢慢降低。 3百会穴 位置:让孩子低头,找到头顶最高的那一点,就是百会穴。 方法:单手拇指指腹按在百会穴上,其余四指自然放在头部两侧。顺时针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每天坚持2次。 抽动症孩子的清嗓子、肢体抽动常与心神不宁、阳气失调有关,按揉百会穴可调节头部阳气,安神定志,让孩子心神平稳,从而减轻不自主的抽动症状。 提醒大家,这3个穴位的保健按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仅对轻微抽动症有辅助缓解作用。 抽动症的病因复杂,自愈的概率并不高。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哪怕症状较轻,也建议先带孩子找专业中医师辨证。 前阵子遇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家长发现她近半个月频繁挤眼睛、清嗓子,偶尔还会耸肩膀,去医院查了是初期轻微抽动症。 家长怕西药有副作用,不想给孩子用药,就带着孩子来我这试试中医调理。辨证后孩子是肝旺,除了抽动症状,平时吃饭挑食、容易烦躁。 我给家长时开了平肝的中药小方子,嘱咐家长多给孩子做易消化的食物,少让孩子吃零食和甜食,平时多陪孩子玩游戏放松心情。 才调理10天,家长就说孩子清嗓子的次数少了,挤眼睛也没那么频繁;坚持2个月多后,耸肩动作完全消失,挤眼睛和清嗓子的症状也基本缓解,孩子吃饭香了,脾气也温和了不少。 又巩固了一段时间,孩子抽动稳定下来。后续让家长继续用穴位按摩巩固,随访了2个月,孩子的抽动症状没再反复,发育也没受影响。 初期抽动症症状浅、脏腑失调不严重,中医通过辨证调理,结合穴位按摩等温和方式,既能避免西药对孩子脏腑的刺激,又能从根上调节失衡的状态,让孩子慢慢恢复。

0 阅读:0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