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1岁戴笠借口加班,把秘书余淑衡,带到了卧房。戴笠递给她一杯咖啡:“提提神!”余淑衡喝了两口,突然四肢无力,晕倒在地...... 1938年的重庆,军统局本部灯火通明。深夜11点,戴笠揉了揉太阳穴,对身旁的秘书余淑衡温和一笑:“淑衡,还剩几份密电译稿,辛苦你到我书房加个班。” 这位41岁的特务头子语气平静,眼底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余淑衡不疑有他,抱着文件跟进了卧室旁的小书房。 她没想到,这竟然会成为她人生的分界线。戴笠亲手递上一杯浓香咖啡,余淑衡饮下两口后突然天旋地转,最终瘫软在地。 余淑衡并非普通文员。她毕业于中央大学外语系,精通英、日双语,23岁被选入军统机要处,因译电精准屡受嘉奖。档案显示她“相貌清丽,处事沉稳”,甚至曾受宋美龄赏识考虑调任外交部门。 而戴笠此时刚巩固军统势力,正需既懂外语又可信的助手。他亲自点名将余淑衡调为私人秘书,常带着她参加高层会议。 戴笠的选择看似偶然,实则深思熟虑。余淑衡的出身决定了她缺乏政治靠山,年轻貌美又涉世未深,自然成为了戴笠最为理想的操控目标。 更关键的是,军统内部“家法”严苛,戴笠曾公开宣称“军统人员生死皆属组织”,这样的规矩也让戴笠得以借“工作之名”行“私欲之实”。 当余淑衡再次醒来时已是凌晨,发现自己衣衫不整地躺在戴笠卧室床上。戴笠正坐在一旁抽烟。他拿起一张写满字迹的纸,语气冰冷的说道:“这是你‘通共'的供词,按手印吧。” 余淑衡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戴笠早就设计好的。咖啡被下了迷药,而所谓的“通共证据”是模仿她笔迹伪造的。但迫于家族安危,余淑衡只能颤抖着按下了手印。 这一连串操作,也暴露了当时军统系统的黑暗面。伪造证据、药物控制、性命威胁,这些迫害流程是当权者最常用的控制手段。 事后余淑衡被调离机要岗位,转至档案室“养病”。戴笠则迅速将她的家人从湖南接至重庆安置,美其名曰“保护”,实为软禁。 此后,余淑衡变得沉默寡言、眼中常带惊惧。而戴笠继续重用其语言才能,甚至让她参与翻译美军援助资料,但始终派人监视。这段关系直到1942年余淑衡患肺结核病逝才画上句号。 余淑衡的遭遇,是在1990年代台湾档案解禁后才浮出水面的。当我们在史料中拼凑真相时,那些“被遮蔽的女性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 信息来源: 中国网|戴笠蹂躏美貌女特务们的惊人手段 文|墨海 编辑|史叔
志愿军的王牌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一人是少将,他是谁“1950年11月
【9评论】【24点赞】
夏紫衣
野史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