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海知青戴建国不顾反对娶了一农村女子,谁知娶回家当晚,妻子冲过去一拳

史面的楚歌 2025-09-27 08:29:39

1979年,上海知青戴建国不顾反对娶了一农村女子,谁知娶回家当晚,妻子冲过去一拳将他打得流鼻血,还撕了他的书稿,事后,岳母让他回到上海,哪料他却拒绝了岳母的好意。   信息来源:新浪新闻——荆楚网楚天金报《生死相依33载 与“疯”妻的特殊爱情》 1979年冬夜,黑龙江逊克县的老土坯房里,红喜字还沾着灶上的热气。 戴建国刚要替新娘程玉凤理一理歪掉的鬓角,对方突然抄起炕边的瓷碗砸过来,他偏头躲过,下一秒,程玉凤的拳头结结实实落在脸上,鼻血顺着下巴滴在床头摊开的书稿上,墨字瞬间染成红团。 换作旁人早急得跳脚,戴建国却蹲下来,轻轻抱住还在挣扎的妻子,声音放得比灶上的粥还软:“玉凤,我是建国啊,你不记得咱俩在田埂上说过的话啦?” 这桩被村里人议论的婚事,要从九年前说起。 1970年,上海知青戴建国背着铺盖下了乡,从小养尊处优的他,连锄头把都没摸过,没几天手上就磨出串血泡。 村头河沟的水洗得皮肤发疼,可他不认输,每天天不亮就蹲在地头练扶犁。 这份“轴劲儿”吸引了同村的程玉凤。姑娘扎着麻花辫,干活利落,总凑过来教他怎么握犁把、辨禾苗,说“你这样蛮干,得累死在地里”。 戴建国也不恼,反过来给她讲上海的事,弄堂里的电车叮铃响,黄浦江的风里有糖炒栗子香,讲得程玉凤眼睛亮晶晶的。 日子久了,两人总凑在田埂上说话,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戴建国终于红着脸问:“玉凤,你愿意嫁给我不?” 姑娘娇羞点头,他拍着胸脯保证:“过几天我回上海探亲,回来就提亲!” 可命运先拧了劲儿。戴建国走后,程玉凤的父母炸了,在他们眼里,知青是“飞出去的鸟”,哪能真留在农村? 没跟女儿商量,就收了四喜家的三百块彩礼,定了亲事。 程玉凤等着戴建国,等来的是“人家要回上海了”的消息,她天天蹲在村口盼,直到迎亲的唢呐响到门口。 新郎家门槛还没跨进去,程玉凤突然浑身抽搐,一口鲜血喷在红裙子上,接着就疯了似的喊“建国哥”。新郎家哪敢娶个疯媳妇?当天就把人送回娘家。 戴建国探亲回来,第一反应就是找玉凤。 可站在程家院儿里,他看见的是蹲在墙角啃手指的姑娘,曾经亮晶晶的眼睛变得空洞,见了他就笑,发起疯来摔东西、打人,连他都不认识了。 戴建国扑通跪在程叔面前:“叔,是我对不起她,我没早点回来。” 从那天起,戴建国成了程家的“常客”。他每天帮着挑水劈柴,给玉凤带上海的奶糖,坐炕边讲从前的事:“你还记不记得,咱俩一起种的玉米?那穗子比胳膊还长。” “你教我扶犁那天,手心全是汗,怕我笑你。”慢慢的,玉凤发疯的次数少了,偶尔能盯着他看半天,轻声喊“建国”。 为了照顾玉凤,戴建国错过了三次回城的机会。 1979年,父亲写信催他“最后一批知青要返程了”,他坐在上海来的火车上,攥着程家的地址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撕了回程票,跑去找程叔:“我要娶玉凤,不管她啥样,我都守着她。” 婚礼办得很简单,没有宾客,只有程叔抹着眼泪递过来一件新棉袄。 可新婚夜还是出了状况:玉凤看见红喜字犯了病,撕了他的书稿,又打了他一拳。戴建国没生气,反而笑着擦掉脸上的血:“没事,书稿没了能再写,你好了比啥都强。” 后来他带玉凤回上海治病,找了最好的精神科医生,自己也翻医书学按摩。 十年里,他没睡过几个整觉,白天上班,晚上给玉凤熬药、讲过去的事。终于有天清晨,玉凤醒过来,抱着他的脖子说:“建国,咱们的儿子该放学了吧?” 现在的程玉凤,能帮戴建国补衬衫,能给儿子织毛衣,能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剥毛豆。 戴建国的书桌上,还摆着当年被撕剩的书稿,封皮上写着:“给我的玉凤,等她好了,一起读。” 村里人问戴建国后不后悔,他指着厨房飘出的饭香说:“后悔啥?当年我欠她的,现在一点点补回来。 日子不是熬出来的,是一起往前奔的——你看,咱们的奔头,不就是这热乎的家吗?” 风从窗外吹进来,吹得桌上的全家福晃了晃。照片里,戴建国抱着儿子,程玉凤站在旁边笑,脸上的皱纹里都是光。

0 阅读:4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