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古今知夏 2025-09-26 10:47:17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斯坦动手。 这话一出口,不光外媒直呼离谱,连印度网友都炸了。有人在评论区怒怼:“司令是退休后忘了印巴打了多少年?” 也有人费解:“中国的实力摆在那,这话说出来不怕被笑掉大牙?” 尚卡尔在印度军界摸爬了几十年,能坐到炮兵司令的位置,脑子里装的从来不是冲动。他敢这么说,背后藏着印度战略层面的弯弯绕绕,每一条都戳中了印度的 “难言之隐”。 先看最现实的一点:巴基斯坦是块 “啃不动的硬骨头”,打起来全是赔本买卖。印巴之间的仇怨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克什米尔那片土地,双方争了几十年,大小冲突就没断过。巴基斯坦的军力虽说整体不如印度,但手里的家伙可一点不含糊。“哈塔夫” 导弹能精准覆盖印度大城市,核武器更是压箱底的威慑。 更关键的是,巴军太了解印度了。山地战怎么打、边境袭扰怎么防,巴军摸得门儿清。之前印巴在加勒万河谷附近的冲突里,印度明明装备更先进,最后却落得个 “打赢了场面,输了格局” 的下场。 只要一动手,国际社会立马盯着核风险施压,巴基斯坦内部反而更团结。这种 “打不赢、甩不掉” 的纠缠,就像附骨之疽,耗得印度国力直掉血。 再看对华态度的猫腻:“喊打喊杀” 从来不是真要打,而是为了 “抢资源”。印度军界心里门儿清,中国的战略重心根本不在西南边境。 东边要应对中美博弈,还要搞高科技发展,对边境冲突向来是 “能压就压”,绝不会主动掀桌子。这就让印度看到了 “机会”— 嘴上喊着 “要打仗”,其实是演给国内看的戏。 在印度,“对华强硬” 早成了 “政治正确”。不管是人民党还是国大党,只要把 “中国威胁” 搬出来,就能轻松凝聚民意,向议会要到更多军费。 尚卡尔是炮兵出身,这话里藏着兵种的小算盘:中国边境部署了远程火箭炮、高原防空系统,这不正好是申请升级炮兵装备的理由?要是对着巴基斯坦喊打,对方的炮兵水平跟印度差不多,根本显不出升级的必要性,军费自然落不到自己口袋里。 还有个更虚荣的原因:跟中国 “叫板”,能抬升印度的 “国际地位”。这些年印度总想摆脱 “南亚小霸王” 的标签,往 “全球玩家” 的圈子里挤。 在他们眼里,巴基斯坦就是 “家门口的穷邻居”,就算打赢了,也只是 “收拾了家务事”,国际社会顶多当个热闹看。可要是敢跟中国叫板,哪怕只是嘴上说说,就能引起美、俄这些大国的注意。 之前印度就靠着 “对华强硬” 的姿态,从美国手里拿到了先进无人机,又从俄罗斯那里低价买了导弹。尚卡尔的话,本质上是在喊“快看,我们敢挑战大国了,快给我们更多好处” 这种 “用强硬换关注” 的套路,印度早就玩得炉火纯青。 最讽刺的是,印度还打着 “借刀杀人” 的算盘。他们觉得,只要把战略重心转向中国,摆出一副 “要跟中国硬碰硬” 的架势,巴基斯坦可能会收敛一些。毕竟巴基斯坦也担心,要是印度真跟中国起了冲突,自己贸然出手会被当成 “趁火打劫”。 可印度忘了,巴基斯坦跟中国的关系摆在那,真等印度在边境动真格,巴基斯坦说不定会在克什米尔搞点动作,让印度陷入 “两线作战” 的困境。 当然,这些算计全是印度的一厢情愿。中国在西南边境的防御早就不是十年前的样子了。15 式轻型坦克能在高原上飞驰,红旗 - 16 防空导弹织成了密不透风的网,后勤补给车能把物资直接送到边境哨所。真要动手,印度只会吃大亏。 尚卡尔的那句话,与其说是 “战争宣言”,不如说是印度战略焦虑的 “遮羞布”。既想摆脱巴基斯坦的消耗,又想靠对华强硬抢资源;既想装 “全球大国”,又甩不掉兵种利益的小九九。 这种自相矛盾的算计,不光骗不了国际社会,最后恐怕还要把自己绕进去。 信息来源: “Dunya News”“MM News” 等巴基斯坦媒体以及印度国内的一些官方媒体率先报道的。随后,中国的一些媒体如第一军情、海峡网等也对该事件进行了转载和报道。

0 阅读:121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