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25 19:44:00

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村民居然端来一碗猪食,没想到,何家庆不仅没生气,甚至接过那碗猪食,泪流满面的吃了起来。 那个场景让周围所有人都愣住了。有人后来回忆说,一个大学教授怎么能把那种东西咽下去?但何家庆真的吃完了,眼泪还不停地掉进碗里。 村民连忙说给他做点饭,他却摇摇头说这比饭还香。因为他知道,这碗猪食可能就是这户山里人能拿出的全部了。你要是嫌弃,就再也进不去他们的心门。 这件事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何家庆三十年扶贫路上的真实片段。他出生于1949年,从小在安徽安庆的码头上长大,家里穷得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全靠父亲拉板车维持生计,靠着国家和乡亲们的接济才读完书。他小时候吃过苦,知道穷是什么滋味,所以立志长大后要让老百姓吃饱饭。 从安徽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却没有安于象牙塔里的舒适生活。 1984年,他自费考察大别山,成为第一个全面考察这片山区的人。那次考察225天,他步行12684公里,爬了35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采集了近万份植物标本。 山里蚂蟥把他的腿咬得血淋淋的,有次还差点从悬崖摔下去,幸好被猎人救起。他的考察报告为中央实施山区星火计划提供了依据。 1990年,何家庆到绩溪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他骑着自行车跑遍全县所有乡镇,半年步行800公里。他推广科学养蚕,即使遭遇灾害,当地蚕茧产量仍增加28%,增收30万元。 洪水来时他冒雨救灾,染上血吸虫病终身未愈,却把刚报销的1000元差旅费捐给灾民。离任时百姓送来锦旗称他为“焦裕禄式的县长”。 1998年,何家庆带着积攒十年的27720元钱,再次踏上扶贫之路。他给女儿留下一封信写道:“此次之行我准备了十余年,中国西部的贫困情况比东部更糟糕。倘若不幸,这封信就算是我对你最后的交代。 305天里,他走过8个省区108个县,行程3万多公里,传授魔芋栽培技术,受训人数超过2万人。一路上他遭遇抢劫、被骗去砸矿石、甚至乞讨度日。回到家时,体重从60公斤降到只剩40公斤。 何家庆被称为“布衣教授”,总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和解放鞋。在大学校园里,师生们常见他夹着碗在食堂排队打饭,每餐不超过3元钱。 他35平的家里堆满了书籍和标本,门后挂着一件妻子十几年前买的新衣服,他一次都没穿过。 这位对自己极其抠门的教授,却将国家给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贫困儿童,自费4万元申报8个专利,花7万元出版200万字的《中国外来植物》。 这本书收录了1200种外来入侵植物,而当时国家公布的只有400多种。 2016年,67岁的何家庆再次出发,自费调研栝楼产业。他走遍17个省区,行程48900公里,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2019年7月,他在潜山调研途中晕倒,被查出癌症晚期。病床上,他忍着疼痛坚持写调研报告,临终前还挂念着“不知道今年栝楼情况怎么样,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去世前,他决定捐出眼角膜,嘱咐要捐给山区的贫困孩子。安徽省红十字眼库主任说,从未见过哪位70岁老人能有这样清澈的眼角膜。 何家庆用一生践行了他的誓言——“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总说“我是个教师,我当为人民服务”。他吃过猪食,睡过猪圈,九死一生,却让千千万万农民因他推广的魔芋和栝楼技术而过上了好日子。 他留下的不是钱财,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土地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信息来源: 澎湃网《魔芋大王”何家庆去世,生前嘱托捐献角膜》 央广网《一本日记 走近“布衣教授”何家庆》 中工网《一位“布衣教授”的初心——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倒在科技扶贫的路上》 人民政协网《“魔芋大王”何家庆离世 曾自费扶贫数万公里传授技术》

0 阅读:105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