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卡-29临时扮演“无人艇猎手”的角色,虽有一定战果,却恰恰暴露了其设计理念的过时与局限。回头来看,中国当年未批量引进卡-29,实属明智之举。 这款诞生于苏联时代的重型舰载直升机,其共轴双旋翼设计虽适合舰载,但机械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它本质上是一款专用突击运输直升机,其战场表现更像是“应急打杂”,缺乏现代战场需要的体系化、信息化和多任务弹性。无论是反潜、运输还是对海攻击,它都需要不同的机型来承担,无法像中国后来发展的直-20那样,以一个通用平台实现多功能拓展。 卡-29在黑海的挣扎,印证了“专用平台”在现代化战争中的窘境。而中国海军坚持走“通用化、系列化”道路,全力发展直-20系列,反而后发先至,获得了性能更均衡、技术更先进且完全自主可控的舰载机队。 这一对比深刻说明:真正的强军之道,不在于购买一两件特色装备,而在于建立自主、先进且可持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卡-29的战场表现,不过是为这个决策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4评论】【4点赞】